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0|回复: 0

中部064 大摩伦迦经

[复制链接]

1359

主题

0

回帖

442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4429
发表于 前天 10:2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这是我所听见的:
有一次,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。
在那里,世尊对比丘说:“比丘们。”
比丘回答世尊:“大德。”
世尊说:“比丘们,你们有受持我说的五下分结吗?”
当世尊说了这番话后,摩伦迦子尊者对他说:“大德,我有受持世尊所说的五下分结。”
“你是怎样受持我所说的五下分结的呢?”
“大德,我受持世尊所说,身见是下分结;我受持世尊所说,疑惑是下分结;我受持世尊所说,戒取是下分结;我受持世尊所说,贪欲是下分结;我受持世尊所说,瞋恚是下分结。大德,我这样受持世尊所说的五下分结。”
“摩伦迦子,你从谁人之中受持我这样说五下分结的呢?外道游方者岂不是会用婴儿的譬喻这样来驳斥你:'摩伦迦子,一个躺卧的婴儿,思想迟钝,自身的概念也没有,何从生起身见呢?但是,这个婴儿潜藏着身见的性向。摩伦迦子,一个躺卧的婴儿,思想迟钝,法的概念也没有,何从生起对法的疑惑呢?但是,这个婴儿潜藏着疑惑的性向。摩伦迦子,一个躺卧的婴儿,思想迟钝,戒的概念也没有,何从生起戒取呢?但是,这个婴儿潜藏着戒取的性向。摩伦迦子,一个躺卧的婴儿,思想迟钝,欲乐的概念也没有,何从生起贪欲呢?但是,这个婴儿潜藏着贪欲的性向。摩伦迦子,一个躺卧的婴儿,思想迟钝,众生的概念也没有,何从生起对众生的瞋恚呢?但是,这个婴儿潜藏着瞋恚的性向。'摩伦迦子,外道游方者岂不是会用婴儿的譬喻这样来驳斥你?”
当世尊说了这番话后,阿难尊者对他说:“世尊,现在是时候了,善逝,现在是时候了,请世尊宣说五下分结,当比丘听了之后,便会受持世尊的说话。”
“阿难,既然这样,你留心听,好好用心思量,我现在说了。”
阿难尊者回答世尊:“大德,是的。”
世尊说:“阿难,不听闻法义的凡夫不去看圣者,不知圣法,不学圣法;不去看善人,不知善人法,不学善人法。他的内心不断被身见渗透、被身见困扰,他不能如实知道要从生起了的身见之中出离,因此身见便会越加坚固,不能清除;这是一个下分结。他的内心不断被疑惑渗透、被疑惑困扰,他不能如实知道要从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离,因此疑惑便会越加坚固,不能清除;这是一个下分结。他的内心不断被戒取渗透、被戒取困扰,他不能如实知道要从生起了的戒取之中出离,因此戒取便会越加坚固,不能清除;这是一个下分结。他的内心不断被贪欲渗透、被贪欲困扰,他不能如实知道要从生起了的贪欲之中出离,因此贪欲便会越加坚固,不能清除;这是一个下分结。他的内心不断被瞋恚渗透、被瞋恚困扰,他不能如实知道要从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离,因此瞋恚便会越加坚固,不能清除;这是一个下分结。
“阿难,多闻法义的圣弟子常去看圣者,知圣法,善学圣法;常去看善人,知善人法,善学善人法。他的内心不被身见渗透、不被身见困扰,他如实知道从生起了的身见之中出离的方法,因此身见连同它的性向也一并断除。他的内心不被疑惑渗透、不被疑惑困扰,他如实知道从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离的方法,因此疑惑连同它的性向也一并断除。他的内心不被戒取渗透、不被戒取困扰,他如实知道从生起了的戒取之中出离的方法,因此戒取连同它的性向也一并断除。他的内心不被贪欲渗透、不被贪欲困扰,他如实知道从生起了的贪欲之中出离的方法,因此贪欲连同它的性向也一并断除。他的内心不被瞋恚渗透、不被瞋恚困扰,他如实知道从生起了的瞋恚之中出离的方法,因此瞋恚连同它的性向也一并断除。
“阿难,有道路、有途径能断除五下分结。不来知、不来看这条道路与途径,是没有可能断除五下分结的。
“阿难,就正如一棵坚实的大树,不先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,不先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,是没有可能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的。同样地,有道路、有途径能断除五下分结。不来知、不来看这条道路与途径,是没有可能断除五下分结的。
“阿难,有道路、有途径能断除五下分结。来知、来看这条道路与途径,是有可能断除五下分结的。
“阿难,就正如一棵坚实的大树,先斩截近树干外皮的软木,再斩截近树干中心的软木,是有可能斩截树干中心的实木的。同样地,有道路、有途径能断除五下分结。来知、来看这条道路与途径,是有可能断除五下分结的。
“阿难,又正如恒河的河水水涨,涨得乌鸦也可以从地上喝水。这时候一个软弱无力的人到来,心想:'我要用双臂游过这条恒河,安全地越过对岸。'但他是不能做得到的。同样地,任何人在聆听自身止息之法的时候,如果内心没有欣悦、没有欢喜、不能确立这种见解、不能得到解脱的话,他可视为这个软弱无力的人那样。
“阿难,又正如恒河的河水水涨,涨得乌鸦也可以从地上喝水。这时候一个强壮的人到来,心想:'我要用双臂游过这条恒河,安全地越过对岸。'他是能够做得到的。同样地,任何人在聆听自身止息之法的时候,如果内心欣悦、欢喜、确立这种见解、得到解脱的话,他可视为这个强壮的人那样。
“阿难,什么是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呢?一位比丘离开了依,舍弃了不善法,止息了所有不恰当的身行,内心离开了五欲、离开了不善法,有觉、有观,有由离开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乐;他进入了初禅。他视任何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所组成的东西为无常、苦、侵害、脓肿、中箭、不幸、病、敌人、破灭、空、无我,内心背离这些东西。他的内心背离了这些东西后,倾向于寂静、高尚、平息所有行、舍弃所有依、尽除渴爱、无欲、寂灭、涅槃的甘露界。他确立了这种观察后,便能把漏尽除;如果不能把漏尽除,也能以这种法欲、法喜来断除五下分结,在上界化生,在那里入灭,不会从那世间回来。阿难,这就是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了。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平息了觉和观,内里平伏、内心安住一境,没有觉、没有观,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乐;他进入了二禅……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保持舍心,对喜没有贪着,有念和觉知,通过身体来体会乐──圣者说:'这人有舍,有念,安住在乐之中。' ──他进入了三禅……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灭除了苦和乐,喜和恼在之前已经消失,没有苦、没有乐,有舍、念、清净;他进入了四禅。他视任何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所组成的东西为无常、苦、侵害、脓肿、中箭、不幸、病、敌人、破灭、空、无我,内心背离这些东西。他的内心背离了这些东西后,倾向于寂静、高尚、平息所有行、舍弃所有依、尽除渴爱、无欲、寂灭、涅槃的甘露界。他确立了这种观察后,便能把漏尽除;如果不能把漏尽除,也能以这种法欲、法喜来断除五下分结,在上界化生,在那里入灭,不会从那世间回来。阿难,这就是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了。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内心想着无边的虚空,超越了所有色想,灭除了有对想,不思维各种想,他进入了空无边处。他视任何由受、想、行、识所组成的东西为无常、苦、侵害、脓肿、中箭、不幸、病、敌人、破灭、空、无我,内心背离这些东西。他的内心背离了这些东西后,倾向于寂静、高尚、平息所有行、舍弃所有依、尽除渴爱、无欲、寂灭、涅槃的甘露界。他确立了这种观察后,便能把漏尽除;如果不能把漏尽除,也能以这种法欲、法喜来断除五下分结,在上界化生,在那里入灭,不会从那世间回来。阿难,这就是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了。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内心想着无边的心识,超越了所有的空无边处,他进入了识无边处……
“阿难,再者,一位比丘内心想着'没有任何东西' ,超越了所有的识无边处,他进入了无所有处。他视任何由受、想、行、识所组成的东西为无常、苦、侵害、脓肿、中箭、不幸、病、敌人、破灭、空、无我,内心背离这些东西。他的内心背离了这些东西后,倾向于寂静、高尚、平息所有行、舍弃所有依、尽除渴爱、无欲、寂灭、涅槃的甘露界。他确立了这种观察后,便能把漏尽除;如果不能把漏尽除,也能以这种法欲、法喜来断除五下分结,在上界化生,在那里入灭,不会从那世间回来。阿难,这就是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了。”
“大德,为什么比丘行践这条断除五下分结的道路和途径,有些得心解脱,有些得慧解脱的呢?”
“阿难,我说,他们的根各有不同。”
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,阿难尊者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,满怀欢喜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5-17 07:17 , Processed in 0.025658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