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83|回复: 0

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三、四谛

[复制链接]

1346

主题

0

回帖

436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4368
发表于 2024-11-4 21:47:4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十三、四谛

依缘起法的理则,所发展出来的修行指导原则,就是「苦」、「集」、「灭」、「道」四谛法了。

「苦」,是指痛苦。引伸来说,也是指问题之所在。能觉察到有问题,就是解决问题的起步,也是迈向修行的第一步。

「集」,是指造成问题的原因。依缘起法则,只有造成问题的因缘条件瓦解了,才解决了问题。所以,「集」是解节决问题的第二步。

问题解决了,就是「灭」,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,就是「道」了。

125.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,来入四圣谛中,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。犹如诸畜之迹,象迹为第一。(中·三O)(象迹喻经)

※在因缘法则下,四谛法,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标准步骤,所以说:「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,于一切法最为第一。」

126.有四法成就,名曰大医王者:一者善知病,二者善知病源,三者善知病对治,四者善知治病已,当来更不发动。

如来、应、等正觉为大医王,成就四德,疗众生病亦复如是:谓苦圣谛如实知,苦集圣谛如实知,苦灭圣谛如实知,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。(杂·三八八)

※解决人生的问题,就好比医病一样。

四(圣)谛的原则,不但可以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,而且是治好了以后,永不复发。所以,经中称佛陀为「大医王」。

127.世尊告五比丘:有此四谛,云何为四?

苦 谛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忧悲恼、怨憎会、恩爱别、所欲不得,即五盛阴苦。

苦集 谛:所谓受爱之分,集之不倦,意常贪着。

苦尽 谛:能使彼爱灭尽无余,亦不更生,是谓苦尽谛。

苦出要谛:所谓贤圣八品(正)道。

是谓名为四谛之法。

然复,此四谛者,眼生、智生、明生、觉生、光生、慧生。

复次,四谛者,实、定、不虚不妄,终不有异。

此四谛,如实不知者,则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。(增·二O九)

※佛陀在菩提树下正觉后,初次为人(五比丘)说法,阐扬四圣谛。

首先,说明了四圣谛的内容。

其次(然复),劝说当修四圣谛,以开智能之眼。

最后(复次),劝说当证四圣谛,成就无上正真等正觉。

这就是著名的「三转*轮」。

贪爱,是痛苦的根源,问题之所在(集谛)。这是在解决烦恼上,所应当注意的。

四谛的每一谛,都可以让修行者「眼生、智生、明生、觉生」,带来觉悟与光明。

心中有什幺还没解决的困扰吗?试着运用四谛法吧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4-5 17:41 , Processed in 0.02623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