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1-22 19:49 编辑
五根五力的扩展 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根。何等为五?谓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于此五根修习多修习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一切苦断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如苦断,如是究竟苦边、苦尽、苦息、苦没,度苦流,于缚得解,害诸色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一切漏尽亦如是说。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二种力。何等为二?谓数力及修力。
“何等为数力?谓圣弟子坐闲林中树下,作如是思惟:‘身恶行现法,后世受于恶报。我若行身恶行者,我当自悔,教他亦悔,我大师亦当悔,我大德梵行亦当悔,我以法责我恶名流布,身坏命终,当生恶趣泥犁中。如是现法后报,身恶行断,修身善行。如身恶行,口、意恶行亦如是说。’是名数力。
“何等为修力?若比丘学于数力,圣弟子数力成就已,随得修力;得修力已,修力满足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如上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修力?谓修四念处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如四念处,如是修四正断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、四道、四法句、止观亦如是说。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三种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精进力、慧力。复次三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念力、慧力。复次三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定力、慧力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三力:信力、念力、慧力。何等为信力?谓圣弟子于如来所入于净信,根本坚固,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及诸同法所不能坏,是名信力。何等为精进力?谓修四正断。何等为慧力?谓四圣谛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余二力如上说。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四力。何等为四?谓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慧力。复次四力:信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复次四力:觉力、精进力、无罪力、摄力。”
此诸经如上三力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觉力?于善、不善法如实知,有罪、无罪,习近、不习近,卑法、胜法,黑法、白法,有分别法、无分别法,缘起法、非缘起法如实知,是名觉力。
“何等为精进力?谓四正断,如前广说。何等为无罪力?谓无罪身、口、意,是名无罪力。
“何等为摄力?谓四摄事:惠施、爱语、行利、同利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今天这几个经,可以一起聊。因为都是五根五力的扩展
宽子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根。何等为五?谓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于此五根修习多修习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一切苦断。”
宽子: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信力,精进力,念力,定力,慧力。五根产生的五力。杂阿含经,基本上产生几个关联的经文一起
宽子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二种力。何等为二?谓数力及修力。
“何等为数力?谓圣弟子坐闲林中树下,作如是思惟:‘身恶行现法,后世受于恶报。我若行身恶行者,我当自悔,教他亦悔,我大师亦当悔,我大德梵行亦当悔,我以法责我恶名流布,身坏命终,当生恶趣泥犁中。如是现法后报,身恶行断,修身善行。如身恶行,口、意恶行亦如是说。’是名数力。
宽子:我们看第一个。数力及修力。数,我们也可以用作数落。责备。数落自己,反省自己。忏悔自己
宽子:作如是思惟:‘身恶行现法,后世受于恶报。我若行身恶行者,我当自悔,教他亦悔,我大师亦当悔,我大德梵行亦当悔,我以法责我恶名流布,身坏命终,当生恶趣泥犁中
宽子:我们昨天也学了,慈经。慈经也可以用来忏悔自己。为何那么说呢。我们要对别人无危险,无敌意,必须自己先柔和。有些师兄忏悔,会陷入悔当中,不能自拔
宽子:越悔越烦恼。良心过不去。死死捉着过去不放,放不下。所以我们看看慈经说,愿我无精神痛苦。无危险,无敌对。这个是先慈悲自己。我们时常说,一切唯心造
宽子:所以我们的言行,都在自己这里出发。我们的内在,会扩展周围的磁场。我们是沮丧,委屈,不安,那么周围就会不安。我们老想负面的情绪,那么周围就会产生负面
宽子:所以我们先对自己无危险。我如果活在不安,责备自己当中,有精神痛苦当中,那么慈经就念不好。忏悔,是提醒自己不犯。念慈经也一样
宽子:对众生无危险,无敌对。也是放过了自己。所以这个数力,忏悔,是自己的觉知,自觉,自省。消除自己的负担,产生放下的喜悦
宽子:“何等为修力?若比丘学于数力,圣弟子数力成就已,随得修力;得修力已,修力满足。”。忏悔了,会产生改,修,精进。我每天念慈经,思惟,熏陶
宽子:没事就开来听。潜移默化自己。去森林,晚上有很多干扰,所以大家都要学会念慈经。有了慈经,自己变安祥,慈悲 安稳。众生也可以感觉到。这个人对我无危险,无敌意
宽子:所以要从自己改变开始,修行开始。这就是修力。所以我们看,我们学经,都是说自己,没有说别人怎样,外在怎样。自己变了,外面就会变了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如上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修力?谓修四念处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如四念处,如是修四正断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、四道、四法句、止观亦如是说。
宽子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如上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修力?谓修四念处。。忏悔,修行,接下来为何要修四念处。观受是苦,观身不净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这个是四念处。五根前面的信根,是需要正见来扎根
宽子:而四念处的前提,是苦谛的三转。就是我们懂苦了,那么四念处修行,才有力。比方说,我说观受是苦。你感觉不到,不懂。我住别墅,开房车。观受。。这个不苦啊
宽子:那么佛陀之前是王子,他又苦了吗?。所以我们做什么,要产生信心 正念,都不容易。念出来的慈经的力量,也不一样。都有阶级。有些善知识,他走到你身边,你都能感觉到安心安稳,自然的喜悦
宽子:这就是本身发出的慈悲,感受的磁场。所以我们改变了,有正见,有放下的喜悦,那么修四念处,就会相应。这就是为何先要忏悔,反省。思惟正见
宽子:这些,都是一步一步,很踏实的基础。有了正见,那么我们说,观受是苦,就很容易说出来。因为真心体会。观受是苦,为何呢,因为无常,无明,贪,嗔,痴
宽子:所受皆苦。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第一觉知:世间无常;国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,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,如是观察,渐离生死。。一看这些经文,都是相应的
宽子:如是观察,渐离生死。。如四念处,如是修四正断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、四道、四法句、止观亦如是说。。亦如是说。都是一样的基础正见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三种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精进力、慧力。复次三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念力、慧力。复次三力。何等为三?谓信力、定力、慧力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。佛陀把次序排好给我们。第一。信力、精进力、慧力。信,我们说了,正见而信
宽子:这是最重要。有了信,我们产生正思惟精进。那么慧力自然增长。信力、念力、慧力 宽子:中间是念力。念,正念而观。四念处是念力。七觉支是念力。这个我们的修行,又进一步。所以要大家学基础正见,就是这个道理。第三。信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宽子:前后是不变的。中间,却用正定,产生智慧。何谓正定。这个是八正道最后的一个。也是说,前面的七个,就是为了产生这个正定的智慧
宽子:复次,诸比丘!正定者何耶?
诸比丘!于此,比丘去欲、离不善法,有寻有伺,由离生喜、乐,达初禅而住;灭寻伺,内心安静,心成专一,无寻无伺,由定生喜、乐,达第二禅而住;更舍离喜而住,正念正智,以身感受乐,唯诸圣者说:“舍此而正念乐住”达第三禅而住。其次舍乐离苦,以前所感受之喜、忧皆灭故,而不苦不乐,成为舍念清净,达第四禅而住。诸比丘!此名为正定。
宽子:所以我们说,要学禅定,禅那,先学前面。基础。所以佛陀也把定力排在最后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三力:信力、念力、慧力。何等为信力?谓圣弟子于如来所入于净信,根本坚固,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及诸同法所不能坏,是名信力。何等为精进力?谓修四正断。何等为慧力?谓四圣谛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余二力如上说。
宽子:何等为信力?谓圣弟子于如来所入于净信,根本坚固。根本坚固。佛陀比喻,十六尺的柱子,要埋地八尺。根基要稳。那么四面八方的风吹,才能不动摇
宽子:这就是正见,正信,正念,扎根。根本坚固,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及诸同法所不能坏,是名信力。。何等为精进力?谓修四正断。。什么是四正断?
宽子:也就是四正勤。已生恶令断,未生恶令不起。未生善令生,已生善令增长。这是四正断。精进这四正断。养成习惯。最后一个,也是最重要的
宽子:何等为慧力?谓四圣谛。”。四谛。学佛不懂四谛,没有智慧,不得入门。还有两个,就是念力,定力。刚才已经说了。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余二力如上说
宽子:余二力如上说。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四力。何等为四?谓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慧力。复次四力:信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复次四力:觉力、精进力、无罪力、摄力。”
此诸经如上三力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觉力?于善、不善法如实知,有罪、无罪,习近、不习近,卑法、胜法,黑法、白法,有分别法、无分别法,缘起法、非缘起法如实知,是名觉力。
“何等为精进力?谓四正断,如前广说。何等为无罪力?谓无罪身、口、意,是名无罪力。
“何等为摄力?谓四摄事:惠施、爱语、行利、同利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何等为觉力?于善、不善法如实知,有罪、无罪,习近、不习近,卑法、胜法,黑法、白法,有分别法、无分别法,缘起法、非缘起法如实知,是名觉力。
宽子:自觉,自省,观察。我们学佛,不能开始就说不思善,不思恶。不能说无分别心。因为自己没有基础,没有智慧。所以佛陀说,先发挥自己的觉力。于善、不善法如实知
宽子:对有漏法,无漏法,如实知。“何等为摄力?谓四摄事:惠施、爱语、行利、同利。”
。这就是开始说的,摄力。怎样产生的。慈。慈悲所产生安稳,无危险,无敌意
宽子:惠施、爱语、行利、同利。”。file:///C:\Users\ADMINI~1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8220\wps1.jpg。一口气学了几个经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