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禅净中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589|回复: 1

杂阿含39经

[复制链接]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发表于 2021-1-23 21:4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宽子  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种种子。何等为五?谓根种子、茎种子、节种子、自落种子、实种子。此五种子不断、不坏、不腐、不中风,新熟坚实,有地界而无水界,彼种子不生长增广。

宽子:若彼种新熟坚实,不断、不坏、不中风,有水界而无地界,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。若彼种子新熟坚实,不断、不坏、不腐、不中风,有地、水界,彼种子生长增广。

宽子  :比丘,若离色、受、想、行,识有若来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者,彼但有言,数问已不知,增益生痴,以非境界故。色界离贪,离贪已,于色封滞,意生缚断;于色封滞,意生缚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识无住处,不复生长增广。
受、想、行界离贪,离贪已,于行封滞,意生触断;于行封滞,意生触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彼识无所住,不复生长增广。

宽子  :不生长故,不作行;不作行已住;住已知足;知足已解脱;解脱已,于诸世间都无所取、无所著;无所取、无所著已,自觉涅槃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
我说彼识不至东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维、上、下,无所至趣,唯见法,欲入涅槃、寂灭、清凉、清净、真实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宽子  :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第十四卷
贤首品第十二之一    (6)

若常信奉清净僧,
则得信心不退转;
若得信心不退转,
彼人信力无能动。

若得信力无能动,
则得诸根净明利;
若得诸根净明利,
则能远离恶知识。

若能远离恶知识,
则得亲近善知识;
若得亲近善知识,
则能修集广大善。

若能修集广大善,
彼人成就大因力;
若人成就大因力,
则得殊胜决定解。,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种种子。
何等为五?谓根种子、茎种子、节种子、自落种子、实种子。此五种子不断、不坏、不腐、不中风,新熟坚实,有地界而无水界,彼种子不生长增广。

宽子  :佛陀,把五阴,比喻成五种种子, :如果种子种地上,没有水分,那么种子也不会生长,有地界而无水界,彼种子不生长增广。,有水,没有土地也不行,种子也不会成长

宽子  :一个好的种子,也需要各种因缘,才能长大,就好比我们对色境的攀缘,比丘,若离色、受、想、行,识有若来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者,彼但有言,数问已不知,增益生痴,以非境界故。

宽子  :我们对于五蕴的各种攀缘,产生的各种轮回,过去,未来,迷住,以及各种生心,究竟怎样产生各种烦恼,所有的这些一切,在轮回里,已经不知晓,因为轮回里,无明而生痴迷

宽子  :因为我们攀缘所得,不是觉悟的境界,是无明的境界,我们依各种贪欲为标准,三毒为标准,五蕴依什么生长呢,就好比我们问,种子依什么生长,种子依水,那么五蕴依贪

宽子  :色界离贪,离贪已,于色封滞,意生缚断;于色封滞,意生缚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识无住处,不复生长增广,如果我们对色境不去贪取,离贪念,贪心

宽子  :那么色境就会被隔绝,被封闭,那么我们的各种受,想,行也会断掉,我打个比方,我看见漂亮的衣服,但是因为我一心修行,明了无常不实,所以它对我,没有吸引力,我不起贪有之心

宽子  :我看一眼,就过去了,那么我也就没有想得到的各种行为,和各种心情,那么在我的意识里面,也没有需要去攀缘在这件衣服上面

宽子  :不受这衣服所捆缚,于色封滞,意生缚断已,攀缘断,所以我们说,我们的各种,都是一念之间,别人说我们一句话,记住了一辈子

宽子  :那是给这个嗔恨的种子浇水,对一句话,攀缘捆缚,对世间一切,误认为实,依无明故,所以我们一直都喜欢轮回,习惯轮回的生活,解脱,反而是无趣的事,就好像狗对人类说,不吃屎了,多无趣

宽子  :我们听了想吐,我们以轮回为乐,因为我们有身体,要活着,只能依赖身体的各种感受,狗也一样,狗有强烈灵敏的鼻子,它闻到粪便里面,还有没法消化,残留的食物,因为狗的肠子很短,食物还没消化,就出来变成粪便了

宽子  :所以它会去吃,因为智商低,所以也不懂脏,因为鼻子灵敏,所以知道有吃的,这就是它根据自己身体的各种讯息,我们人也一样,各种众生,都一样,我们看一些动物可怜,寿命短,弱肉强食

宽子  :佛菩萨看我们可怜,一直在轮回里迷惑,所以佛陀一直苦口婆心的说,五蕴是一切苦厄,你要认清,受、想、行界离贪,离贪已,于行封滞,意生触断;于行封滞,意生触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彼识无所住,不复生长增广。
,不生长故,不作行;不作行已住;住已知足;知足已解脱;解脱已,于诸世间都无所取、无所著;无所取、无所著已,自觉涅槃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,不生长故,不作行;不作行已住;住已知足

宽子  :就好比刚才说的,我不买衣服,不买这衣服,就没有买衣服烦恼,不生长烦恼,也不用去买衣服的各种造作,住于安稳,知足,于诸世间都无所取、无所著,这个无所取,不是说我们身不取而已

宽子  :是我们要不取于三毒,不贪,不嗔,不痴,我多吃亏,多劳动,因为我不取于享受,我不计较,因为看见无常,所以不取于有我所爱,这就是慈经说的,修行人的特别气质

宽子  :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,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,因为懂五蕴皆空,那样修行,我们就会步向涅槃

宽子  :我们的识慢慢转为智,不再是盲目,无明的识别,佛陀给与说法,就是帮助我们,转识成智,我没有听过,我的识别是这样的,我听过了,我的识别,又不一样了,充满智慧

宽子  :转识成智,转智成无智亦无得,识不得,识即是空,识空,智也无,也就没有攀缘捉取,度一切苦厄,所以我们要按部就班,当我们的识还没有智慧,就不用说无智亦无得了

宽子  :智者,起码通透,觉,辩才无碍,智者都还不是,何来三明六通,所以我们学者,需要先懂自己,自己的脾气,还有能力

宽子  :若常信奉清净僧,
则得信心不退转;
若得信心不退转,
彼人信力无能动。

若得信力无能动,
则得诸根净明利;
若得诸根净明利,
则能远离恶知识。


宽子  :我们说,皈依三宝,皈依清净僧,有正见,正觉,正戒的僧人,得正见,我们才能信心不动摇,若得诸根净明利,
则能远离恶知识。

宽子  :我们要明,就要从新开始,一步也不能错过,宽子  :四谛,十二因缘,三十七道品通透,四不坏信,不是我懂金刚经,我懂宗镜录,但是我不懂四谛,我不懂十二因缘,这样学佛,就变成梦想了

宽子  :因为金刚经里面说的各种境界,都是因为有了基础而说,就好比你去图书馆,拿了一本大学的课程,但自己还是小学生,你当然可以借回家看,也可以回学校吹牛

宽子  :那是因为你的同学,都是小学生,你说的,他们也就猜猜和你辩论辩论,所以我们要老实,要认识自己

宽子  :若能远离恶知识,
则得亲近善知识;
若得亲近善知识,
则能修集广大善。

若能修集广大善,
彼人成就大因力;
若人成就大因力,
则得殊胜决定解。

宽子  :善知识,集广大善,成就大因缘力,那就能决定解脱,达摩血脉论里面有说,不因师悟,万中稀有,不因为善知识觉悟,明师教导你而觉悟,万里挑一,上上根是什么?

宽子  :明了,马上做到,这是上上根,不是听了,做不到,知而不能行

宽子  :就好比苏东坡,聪明绝顶,但却不是上上根,所以我们说自己是上上根,要懂脸红,大毅力的人,意志坚定的人,能吃苦,能忍,克己者,胜百万雄师

宽子  :这是上上根,一夫当关万夫莫敌,今天先分享到这

宽子   •︠ˍ•︡ 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-24 18:03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1-24 18:06 编辑

2020/12/16杂阿含随使使
    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有异比丘来诣佛所。所问如上,差别者:“随使使、随使死者,则增诸数;若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增诸数。”
佛告比丘:“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,广解其义?”
时,彼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,若色随使使、随使死,随使使、随使死者,则增诸数。
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随使使、随使死,随使使、随使死者,则增诸数。
世尊,若色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,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增诸数。
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,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増诸数。
如是,世尊,我于略说法中,广解其义。”如是乃至得阿罗汉,心得解脱。

        宽子: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第十四卷
净行品第十一   (27)

若见大臣,
当愿众生:
恒守正念,
习行众善。

若见城廓,
当愿众生:
得坚固身,
心无所屈。

若见王都
当愿众生:
功德共聚,
心恒喜乐。

见处林薮,
当愿众生:
应为天人,
之所叹仰。

    宽子:尔时,有异比丘来诣佛所。所问如上,差别者:“随使使、随使死者,则增诸数;若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增诸数。”

    宽子:随使使,被烦恼所驱使,无明而随使,我们随我们的触受而反应,也就是我们的感官,去驱使我们有各种反应,我们说轮回业障

    宽子:我们会跟随我们的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成就我们的习气,身不由己的去轮回,随使死,比方说,我真的很爱,没有了不行,爱赌钱,爱夜生活,我习惯早上吃面条

    宽子: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,成就了我们的认知,识别,我爱抽烟,吃饱饭就要来一枝,无聊时候来一枝,烦恼时候,也要来一枝,所以我们跟随我们的习惯,去成就了自己的反复轮回

    宽子:若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增诸数。”,增诸数,什么意思,增进诸攀缘,增加诸法,增进各种有为,随烦恼,而增加诸有为法,越攀缘越多

    宽子:心性不定的人,烦恼多,受,想,行,识,也多,因为他什么都爱,什么都想,攀缘成了习惯,识别里面,装了一堆垃圾,就好比我们的储藏库,越装越多,结果自己也找不到东西,太乱

    宽子:识别产生了一种障碍,造成了杯弓蛇影,所以佛法让我们少攀缘,不好的,我们不要往家里捡

    宽子:我们人,靠这个五阴来判断世间,来各种反应,色,受,想,行,识

    宽子:最重要的,是最后一个,识,转识成智,到无智亦无得

    宽子:需要一个过程,依智不依识,首先我们要产生智。,没有智,就只能依识,到我们能有智,我们才能依智,为何最后说无智,因为识空,也就是智空

    宽子:因为智是识所转,这是后话,我们看看识和智的区别,识,是一种识别,而智,是智慧的澈见,法眼净

    宽子:如是,世尊,我于略说法中,广解其义,广解其义,我们对自己的五阴没有智慧的时候,就会随使,跟随它追逐,任由它命令,它使你快乐,痛苦,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,不随使使、不随使死者,则不増诸数。

    宽子:我们攀缘色境,根据色境来感受,区分,反应,识别,那样看,我们就容易明白五蕴,色境,感受,想而区分,反应而行,识别而恼,所以五蕴是我们的中心

    宽子:如是,世尊,我于略说法中,广解其义。”如是乃至得阿罗汉,心得解脱。,我们解五蕴,就能得心解脱,广解其义,照见五蕴皆空,就能度一切苦厄

    宽子:所以也是心经的核心部分

    宽子:因为我们的烦恼,就出自这里,所以我们说基础正见的学习和训练,重新对识别洗牌,让它有四谛,十二因缘,三十七道品的识别,而不是随轮回而错认

    宽子:不是增诸数,不是增进各种有漏法,当我们能摄心,禅定,我们渐渐就能看清楚整个识别的仓库,所以我们说照见

    宽子:不是干涉,而是能于定而心不起,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成就,所以有说,逢苦不忧,识达故,与理相应,有苦吗?,有,但不忧

    宽子:这就是识即是空,空即是识,识为何空?,不忧,空为何是识,有苦

    宽子:这就是识达,与理相应,逢苦不忧,这就是修行,照见五蕴皆空,这就是我们说的,不染,不着,不缚,有苦而不染,不忧

    宽子:若见大臣,
当愿众生:
恒守正念,
习行众善。

    宽子:恒守正念,不随使,不随六根追逐,不被六根命令,正念而不是邪念,习行众善,行八正道
    宽子:不随六根追逐,不被六根命令,正念而不是邪念,习行众善,行八正道

    宽子:若见城廓,
当愿众生:
得坚固身,
心无所屈。

    宽子:心无所屈,逢苦不忧,断身见,而得坚固身

    宽子:若见王都,
当愿众生:
功德共聚,
心恒喜乐。

见处林薮,
当愿众生:
应为天人,
之所叹仰。

    宽子:功德共聚,心恒喜乐,禅定智慧,得生喜乐,修行得法,天人叹仰,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

    宽子: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禅净中心  

GMT+8, 2023-6-7 09:47 , Processed in 0.15101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