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说不善积聚者,所谓五盖,是为正说。所以者何?纯一不善聚者,谓五盖故。何等为五?谓贪欲盖、瞋恚盖、睡眠盖、掉悔盖、疑盖。
“说善积聚者,谓七觉分,是为正说。所以者何?纯一满净者,是七觉分故。何等为七?谓念觉分、择法觉分、精进觉分、喜觉分、猗觉分、定觉分、舍觉分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若比丘修习慈心,多修习已,得大果大福利。云何比丘修习慈心,得大果大福利?是比丘心与慈俱,修念觉分,依远离、依无欲、依灭、向于舍,乃至修习舍觉分,依远离、依无欲、依灭、向于舍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如上说,差别者:“若比丘修习七觉分,多修习已,当得四果。何等为四?谓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若比丘修习随死念,多修习已,得大果大福利。云何比丘修习随死念,多修习已,得大果大福利?是比丘修随死念俱念觉分,依远离、依无欲、依灭、向于舍,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修不净观,多修习已,当得大果大福利。云何修不净观,多修习已,得大果大福利?是比丘修不净观俱念觉分,依远离、依无欲、依灭、向于舍;修择法、精进、喜、猗、定、舍觉分,依远离、依无欲、依灭、向于舍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时,有异比丘来诣佛所,稽首礼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世尊谓觉分。世尊,云何为觉分?”
佛告比丘:“所谓觉分者,谓七道品法。然诸比丘七觉分渐次而起,修习满足。”
异比丘白佛:“世尊,云何觉分渐次而起,修习满足?”
宽子: 佛告比丘:“若比丘内身身观住,彼内身身观住时,摄心系念不忘,彼当尔时,念觉分方便修习;方便修习念觉分已,修习满足。满足念觉分已,于法选择,分别思量,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;修方便已,修习满足。如是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。如内身身观念住,如是外身、内外身,受、心、法法观念住,当于尔时专心系念不忘,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。如是住者,渐次觉分起;渐次起已,修习满足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 今天我们聊聊五盖,七觉支
宽子: 谓五盖故。何等为五?谓贪欲盖、瞋恚盖、睡眠盖、掉悔盖、疑盖。 ,是七觉分故。何等为七?谓念觉分、择法觉分、精进觉分、喜觉分、猗觉分、定觉分、舍觉分。”
宽子: 这些,关系到我们的禅定 ,关于到我们证果,修行
宽子: 忆念(smṛti)觉支,心中明白,常念于禅定与智慧。
择法(dharmavicayaḥ, dharma-pravicaya)觉支,依智慧能选择真法,舍弃恶法。
精进(vīryaṃ, viriya)觉支,精进勤奋学习正法而不懈怠。
喜悦(Prīti)觉支,得正法而产生的喜悦。
轻安(praśrabdhiḥ,Prasrabhi)觉支,又作猗觉支,指身心感到轻快安稳。
禅定(samādhi)觉支,进入禅定而心不散乱。
等舍(upekṣā,upekkhā)觉支,心无偏颇,不执着而保持平衡。
宽子: 我们先说说五盖 ,盖,无明覆盖 ,贪,嗔,睡眠,掉悔,疑,五盖,也叫五障,五退法,对治五盖,一般建议,是四念处,七觉支,这个五盖,也是我们禅定的现象,还有障碍,会影响我们进入禅定的,造成黑暗的重点,所以会特别提这五盖,而不是别的
宽子: 贪,嗔,会造成心里不平静,我们看智者大师说的小止观,第一个,就是说具缘,止观,定慧,夫发心起行,欲修止观者,要先外具五缘,持戒清净
宽子: 衣食具足,得闲居处,息诸缘务,近善知识,这些,都可以对治五盖,也让我们容易进入禅定和智慧,持戒清净
宽子: 这个包括了摄心为戒,戒,从基础正见而得,从正念,我们说戒定慧,这三个是一体,不是分开,只是有次第而已,比方说,我戒赌,为何戒赌
宽子: 因为明白,赌博对自己,家庭,还有朋友的伤害,这是慧,想明白了,所以戒需要慧
宽子: 那么我就忍住不去赌场,找找别的事做,不去想,这是定力,所以戒,需要定,这就是八正道,为何第一个是正见,七觉支,第一个是正念,有慧,才能帮助定,戒,而定,戒,也帮助慧成就,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清楚明了,戒的目,正念的产生,是因为正见
宽子: 正见,正念,帮助我们择法,这个择法,是说我们深入佛法,无漏正法,比方说,我以前行善,去帮助别人,但是我不懂解脱,我觉得,我去帮助别人很快乐,去爱人,觉得感动,温暖
宽子: 但是我是苦恼的,不得自在的,我家里一样有人生病,一样有生老病死,一样会倒霉,贫穷,不是因为我是好人,就特别优待,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?
宽子: 是的,好人有好报,但是种子的快慢,有区别,我们是好人的同时,也做过坏人,好人也会得罪人,和坏人作对,不小心做了坏事,所以我们是不稳定的,而我们做的善恶,各种因,都会随着不同的轮回发芽,有些迟,有些早,所以我们这一辈子,赶上以前做的种子发芽
宽子: 有些坏的种子先发芽,好的还没遇到雨水,阳光,不是说你做的好种子,就不会发芽了,只是因缘还未具足,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是好人,也会贫穷倒霉,因为我们确实做过坏事,杀了不少动物,骂人不少人
宽子: 贪心了不少,为何要说这个善,因为这个好人善心,只是给与你在轮回的对照,就是说,你有很多善,也只能呆在轮回里头,因为你不懂解脱知见,没有解脱知见
宽子: 所以你的选择,是愚昧无知的,我们不管做了多少善,享用完了,就轮到苦果开花结果,无有穷尽,因为你在流转轮回里面,所以我们这里七觉支说的择法,是说有漏法和无漏法的选择,世间法,和佛法的觉醒
宽子: 世间法,我们可以说是迷,有漏,佛法是觉,无漏,我们时常说,有世间法,才会有佛法,就好像说,有迷才有悟
宽子: 但是我们不能以迷为骄傲,不是对别人说,切,你悟什么,没有迷,你有今天吗?,不要以世间为骄傲,迷,世间,只是你的踏石
宽子: 不是让你迷恋,出污泥而不染,虽然有污泥,我们才能成就,但是不要迷恋污泥,如果你迷恋,那么就会往污泥处住,打滚
宽子: 所以我们择法,什么才是明智的选择,这就是择法,择解脱法,正念,择法,然后我们才有正确的精进方向,那么贪,嗔,就会慢慢减少,我一直熏陶自己,因为我时时提醒自己
宽子: 汝等比丘,求善知识,求善护助,无如不忘念。若有不忘念者,诸烦恼贼则不能入。是故汝等,常当摄念在心。若失念者,则失诸功德。若念力坚强,虽入五欲贼中,不为所害。譬如著铠入阵,则无所畏,是名不忘念。,我们学过欲神足
宽子: 欲来带领,我们需要这个我执,很多人说,师兄,学佛不能我执,这个执着,看是什么方向,这就是为何说欲神足
宽子: 念念不忘,是执着,是欲,阿难比喻过,你用欲来我家,欲来,来到了,这个欲来,就没了,我们有强烈的信心,这是欲,精进,是欲精进,是我执,这是好的,对的,不能说,我没有欲望,没有,如何欲成就,欲精进,所以我们念念不忘正见,正念
宽子: “善男子,一切众生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。犹如空华从空而有,幻华虽灭,空性不坏;众生幻心还依幻灭,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。依幻说觉,亦名为幻;若说有觉,犹未离幻;说无觉者,亦复如是。是故幻灭,名为不动。
宽子: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,诸幻尽灭,觉心不动,所以我们说欲神足,这是依幻修幻,幻心还依幻灭,没有这个开始,我们跳不了高处,这是正精进,清楚明白,我去大学的脚步
宽子: 从小学到了中学,小学自然没有我的执着,舍弃,从中学到了大学,中学自然不会执着,舍弃,这就是成就的自然而舍,不能还没上小学,说我不执着,因为自己不达标,接下来,正精进,带来的喜
宽子: 这个喜,就是安住摄心正法而喜,自在而喜,放下的喜悦,而不是世间有所得的喜,这个喜悦,很重要
宽子: 包含了禅定的喜悦,这个喜悦,起码能到达三禅,我们对照一下,我们的妄想,我们禅定,妄想是最大的障碍,因为我们没有放下妄想的喜悦,为何放不下?
宽子: 因为不是真懂,因为基础不牢靠,所以当我们上座,禅定之前,要整理好生活,妄想,大部分是世间烦恼,所以我们在生活中,就先要有正见来对治,少贪,少嗔,少计较,多吃亏,让生活喜悦,少欲知足
宽子: 汝等比丘!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当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不知足者,常为五欲所牵,为知足者之所怜愍,是名知足。
宽子: 所以修禅定,也可以多看佛说遗教经,生活上练习了,那么上座禅定,自然会慢慢相应,而禅定,也会帮助生活,时常说,初禅五支,寻,伺,喜,乐,一心
宽子: 有寻,有伺,或者说,有觉,有观,寻心,一心寻呼吸,这是寻心,伺,评估,观,评估世间,四念处来评估,评估受,都是苦的,评估自己的妄想,评估心如何变化
宽子: 所以你评估了,才能不执着世间一切而住呼吸,就是不执妄念,不理会,大念处经,说不执着一切而住,不是放弃一切治疗,我们还需要摄心一处
宽子: 就是观呼吸而住,这就是一境性,没有一心,你不能进入禅定,因为无路可走,散乱的心,四处迷茫
宽子: 今天,先聊到这,我们明天继续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