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21-2-15 20:51:57
|
显示全部楼层
宽子:大家好
宽子:我们继续昨天的破相论
宽子:昨天我们说到,如何才是正确的解脱知见,我们学佛了,过着一样的生活,却不一样的觉知,不一样的知见,以前我行善,都是盲目的,苦恼还是很多,因为我没有深入正法正见。
宽子:就好像祖师教我们,如何修寺院,塑造佛像,烧香,献花,等等,怎样才算正确的修行,所以我们学破相论,是围绕在,心,六根上面的源头,这才是不假外求,修内心。
宽子:修内心,不是把自己空了,这是做不到的,比方说,我去超市买菜,这是生活,那么这个从家出门,到超市,到买菜各种,到付钱,回来家里,这个过程,是空吗?所以我们不明白,不要把自己人格分裂,不要把自己装空了,自己三毒,六根,是自己最好的证明。
宽子:我们看看经文。
宽子:又长明灯者:即正觉心也,以觉明了,喻之为灯;是故一切求解脱者,以身为灯台,心为灯炷,增诸戒行,以为添油;智慧明达,喻如灯火。当燃如是真正觉灯,照破一切无明痴暗,能以此法,转相开示,即是一灯燃百千灯,以灯续然,然灯无尽,故号长明。过去有佛,名曰然灯,义亦如是。愚痴众生,不会如来方便之说,专行虚妄,执著有为,遂燃世间苏油之灯,以照空室,乃称依教,岂不谬乎!所以者何?佛放眉间一毫相光,上能照万八千世界,岂假如是苏油之灯,以为利益。审察斯理,应不然乎!
又六时行道者:所谓六根之中,于一切时,常行佛道,修诸觉行,调伏六根,长时不舍,名为六时。
宽子:以身为灯台,心为灯炷,增诸戒行,以为添油;智慧明达,喻如灯火。当燃如是真正觉灯,照破一切无明痴暗,能以此法,转相开示,即是一灯燃百千灯,以灯续然,然灯无尽,故号长明。
宽子: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
宽子:这是点灯,点亮自己的智慧.
宽子:汝等比丘!若摄心者,心则在定。心在定故,能知世间生灭法相,是故汝等,常当精勤修习诸定。若得定者,心则不散,譬如惜水之家,善治堤塘。行者亦尔,为智慧水故,善修禅定,令不漏失,是名为定。
汝等比丘,若有智慧,则无贪著。常自省察,不令有失,是则于我法中,能得解脱。若不尔者,既非道人,又非白衣,无所名也。实智慧者,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,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,一切病者之良药也,伐烦恼树之利斧也。是故汝等,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。若人有智慧之照,虽是肉眼,而是明见人也,是名智慧。
宽子:身为灯台,身要行正,心如灯柱,可引智慧,若有智慧,则无贪著。常自省察,不令有失
宽子:若摄心者,心则在定。心在定故,能知世间生灭法相.定慧等持.
宽子:那么我们的戒行,就会好.为何呢?有慧有定,能知世间生灭法相.所以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,都会改变,而且能轻易的改变,就好像大人,轻易举起五公斤,力大
宽子:所以说顿悟,八风轻易就吹不动了,因为力大,不染,摄心安稳,没有能力到达,我们就不去想这些不切实际的,我们学习祖师说的这些功夫
宽子:又六时行道者:所谓六根之中,于一切时,常行佛道,修诸觉行,调伏六根,长时不舍,名为六时。
宽子:常行佛道,修诸觉行,调伏六根
宽子:长时不舍,名为六时。
宽子:所以我们看看,祖师说,常行,修,调伏.长时间不忘.达摩祖师面壁九年,去修,调伏.不像我们,看了两本经文,就夸夸其谈.修诸觉行,六度就是.布施,持戒,精进,忍辱,禅定,智慧.
宽子:戒,定,慧,产生慈悲柔和而布施,正见产生精进,正智少欲知足产生无生法忍.所以符合慈经所说,因为自己的气质改变.
《慈经》
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宽子:常当精勤修习诸定。若得定者,心则不散
宽子:绕塔行道者:塔是身心也,当令觉慧巡绕身心,念念不停,名为绕塔。过去诸圣,皆行此道,得至涅槃。今时世人,不会此理,曾不内行,唯执外求;将质碍身,绕世间塔,日夜走骤,徒自疲劳,而于真性,一无利益。
宽子:我们说绕佛,去寺院七天绕佛,去学习,我们看看祖师说的绕佛,是怎样的.
宽子:塔是身心也,当令觉慧巡绕身心,念念不停,名为绕塔。
宽子:绕塔,祖师说的绕塔,是念念觉慧,不离身心,觉知智慧,不离开身心,环绕自己,家人叫我扫地,做家务,我以前都是顶嘴,生气,你自己不做,叫我做,当我佣人了,凭什么?
宽子:反过来,我学佛了,佛陀说,慈悲喜舍.我不忘佛陀教诲,所以我越来越少计较,多吃亏,我拿起扫把就去了,还能开心的去做,然后我发觉自己少了生气,还能心里自在,这就是觉慧,用上了佛法
宽子:我以前还嫉妒,爱批评别人,尤其是曾经对我不好的人,提起他们就生气,心中怨气难消,见到谁都提起这事,但是现在我不一样,因为觉慧,正见,学佛.
宽子:我不再计较,因为我了解,众生无明无知,大家一样有毛病,有苦,所以我释然,我心胸越来越能包容,越来越于定而不染
宽子: 我也学会了正语, 时常开始说正能量的话,不说是非,心越来越收敛,不去搅起是非,因为时时不忘佛陀的教诲,觉慧环绕身心.
宽子:今时世人,不会此理,曾不内行,唯执外求;将质碍身,绕世间塔,日夜走骤,徒自疲劳,而于真性,一无利益。
宽子:所以我们一直改变外在,是不能觉悟的,因为眼里看到的,都是别人的事,不曾改变自己,修行一定要记住,没有别人的事,都是自己的无明,内求,只能是自己的身心,是非心,才会说是非,这是达摩祖师说的,绕塔,绕佛
宽子:是非心,才会说是非,这是达摩祖师说的,绕塔,绕佛,佛不需要你围着转,绕的,是自己身心的习气,把自己身心的三毒绕没了,那才是绕佛
宽子:又持斋者:当须会意,不达斯理,徒尔虚切。斋者齐也,所谓斋正身心,不令散乱。持者护也,所谓于诸戒行,如法护持。必须外禁六情,内制三毒,勤觉察、净身心。了如是义,名为持斋。又持斋者,食有五种:
一者法喜食,所谓依持正法,欢喜奉行。
二者禅悦食,所谓内外澄寂,身心悦乐。
三者念食,所谓常念诸佛,心口相应。
四者愿食,所谓行住坐卧,常求善愿。
五者解脱食,所谓心常清净,不染俗尘。
此五种食,名为斋食。若复有人,不食如是五种净食,自言持斋,无有是处。唯断于无明之食。若辄触者,名为破斋。若有破,云何获福?世有迷人,不悟斯理,身心放逸,诸恶皆为;贪欲恣情,不生惭愧,唯断外食,自为持斋,必无是事。
宽子:持斋,持平,持齐.吃素,你可以是为了身体健康,持斋,那是有智慧,有知见的.所谓斋正身心,不令散乱。持者护也,所以叫斋戒.
宽子:所谓于诸戒行,如法护持。必须外禁六情,内制三毒,勤觉察、净身心。了如是义,名为持斋。
宽子:持斋,持的是正法正见,所以三毒六根,是守护的,:因为了义,了解佛法的真实义理.
宽子:一者法喜食,所谓依持正法,欢喜奉行。
宽子:依持正法,我过午不食,因为食尝正法,不需再食,法喜食.
宽子:二者禅悦食,所谓内外澄寂,身心悦乐。
宽子:得法眼净,能静虑身心,内外澄寂,身心悦乐。就好像刚才的比喻,用上了佛法,这也是一种,别人叫我做事,我不再埋怨,我的禅定,静虑,明心,都能用在生活上,内外透彻,所以生活上,产生了觉慧,可以少欲知足,内外澄寂,身心悦乐,在生活上,也能如此,平和,慈悲.
宽子:三者念食,所谓常念诸佛,心口相应。
宽子:不贪吃,不恶口,因为心通透正见,所以不需食人间烟火,常念诸佛所食,食法乳,心口相应,不是说我开悟了,但是各种习气频频出现.忍不住骂人,说粗口,说是非,看谁都不顺眼,正念而食
宽子:四者愿食,所谓行住坐卧,常求善愿。
宽子:欲神足,这是善愿,这个善,是面向解脱,善解脱的愿,我生活觉察无常而少欲知足,我觉知无常,而懂退让,我觉察无常,而懂孝顺,懂礼貌,懂谦虚,懂惭愧,懂感恩,因为一心解脱,所以对我来说,众生都不俱缺点,因为无常变化,本来就凹凸不平,就好像我们在大海求海平,海的表面一平坦,那是没有可能的,自己心不染不着,心平,一切就是平等,所以能自己卑微.这就是心平何劳持戒.
宽子:就好比自己是滴水,如果自己融入了大海,也没有狂风巨浪一说,因为柔和不染,所以开悟的人,是智慧,禅定,持戒,平和,慈悲的.这才是正念修行
宽子: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。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何以故。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是故菩提属于众生。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,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。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 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
宽子:如此卑微
宽子:是故菩提属于众生。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,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。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
宽子: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 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宽子: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 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宽子:五者解脱食,所谓心常清净,不染俗尘。
宽子:心常清净,不染俗尘。念念不忘解脱,以前我拜佛,是为了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,现在我拜佛,是为了解脱轮回,因为世间无常,生老病死,无有如意.这就是心常清净,不染俗尘,再没有俗尘的无明,明心,法眼净,你才能见性,不了义,如何能明心.所以达摩祖师也说基础正见,这才是破相.
宽子:此五种食,名为斋食。若复有人,不食如是五种净食,自言持斋,无有是处。唯断于无明之食。若辄触者,名为破斋。若有破,云何获福?世有迷人,不悟斯理,身心放逸,诸恶皆为;贪欲恣情,不生惭愧,唯断外食,自为持斋,必无是事。
宽子:唯断于无明之食。若辄触者,名为破斋。若有破,云何获福?世有迷人,不悟斯理,身心放逸,诸恶皆为.
宽子:贪欲恣情,不生惭愧,唯断外食,自为持斋,必无是事。
宽子:不明理,不吃肉了,过午不食了,以为那就是持斋,无有是处,贪欲恣情,不生惭愧,不求解脱.
宽子:今天我们先聊到这.
宽子:阳光 老师。是不是说我们世间所做的一切善事。就包括去寺院祈祷。念佛。供香华。各种供养。都是培福德。 而解脱却只是内心的事情?
宽子: @阳光 是说,我们去寺院烧香,拜佛,都是解脱, 没有各种福德一说.
宽子:收敛自己,六根清净,何须福德,不了正因,不得解脱,接下来的破相论,会说到的.
宽子:阳光 是无论做什么。只要收敛自己。六根清净。就是解脱
宽子 阳光 那是练习,经验累积 . 不是一下就习惯
宽子:我们各种行为,都是一种给我们练习的助缘,向内心摄守,比方说,我去寺院烧香,有正见,那么烧的才香能对自己有益,因为念念不忘解脱知见.
宽子:佛不需要你的香,烧的,是自己的三毒,恭敬的,是佛法给你的解脱知见,而不是拜大哥,求保护.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