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禅净中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068|回复: 4

平等布施,杂阿含94经,人要有感恩的心,97乞食经,98耕田经

[复制链接]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发表于 2021-4-23 21:0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4-29 20:35 编辑

  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时,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,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我闻瞿昙说言:‘唯应施我,不应施余人;施我得大果,非施余人而得大果。应施我弟子,不应施余弟子;施我弟子得大果报,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。’
云何,瞿昙,作是语者,为实说耶?非为谤毁瞿昙乎?为如说说、如法说、法次法说,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?”
佛告婆罗门:“彼如是说者,谤毁我耳!非如说说、如法说、法次法说,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。

   宽子 :所以者何?我不如是说:‘应施于我,不应施余;施我得大果报,非施余人得大果报。应施我弟子,施我弟子得大果报,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。’
然,婆罗门,我作如是说者,作二种障——障施者施、障受者利。婆罗门乃至士夫,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,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。我说斯等亦入福门,况复施人!
婆罗门,然我复说:‘施持戒者得果报,不同犯戒。’”
生闻婆罗门白佛言:“如是,瞿昙,我亦如是说:‘施持戒者得大果报,非施犯戒。’”

   宽子 :尔时,世尊复说偈言:
“若黑若有白,若赤若有色,
 犁杂及金色,纯黄及鸽色;
 如是等牸牛,牛犊姝好者,
 丁壮力具足,调善行捷疾,
 但使堪运重,不问本生色。
 人亦复如是,各随彼彼生,
 刹利婆罗门,毗舍首陀罗,
 旃陀罗下贱,所生悉不同。
 但使持净戒,离重担烦恼,
 纯一修梵行,漏尽阿罗汉,
 于世间善逝,施彼得大果。
 愚者无智慧,未尝闻正法,
 施彼无大果,不近善友故。
 若习善知识,如来及声闻,
 清净信善逝,根生坚固力,
 所住之善趣,及生大姓家,
 究竟般涅槃,大仙如是说。”
佛说此经已,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作礼而去。

   宽子 :今天说说平等布施
   宽子 :时,有生闻婆罗门来诣佛所,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我闻瞿昙说言:‘唯应施我,不应施余人;施我得大果,非施余人而得大果。应施我弟子,不应施余弟子;施我弟子得大果报,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。’
   宽子 :婆罗门说,我听说佛陀说,应该布施于于我得大福报,不应该布施给别人,应该布施给我的弟子而得大福报,不应该布施给别人弟子
   宽子 :云何,瞿昙,作是语者,为实说耶?非为谤毁瞿昙乎?为如说说、如法说、法次法说,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?”
佛告婆罗门:“彼如是说者,谤毁我耳!非如说说、如法说、法次法说,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。
   宽子 :佛陀,那样的说法,是不是真实,还是诽谤
   宽子 :这样的说法,是不是如法说,不会被人苛责?
   宽子 :佛告婆罗门:“彼如是说者,谤毁我耳!非如说说、如法说、法次法说,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。
   宽子 :佛陀就回答,那样的说法,是诽谤佛,非如法说
   宽子 :所以者何?我不如是说:‘应施于我,不应施余;施我得大果报,非施余人得大果报。应施我弟子,施我弟子得大果报,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。’
然,婆罗门,我作如是说者,作二种障——障施者施、障受者利。婆罗门乃至士夫,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,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。我说斯等亦入福门,况复施人!

   宽子 :佛陀说,我不会说,应该布施给我,不布施给他人
   宽子 :婆罗门,我作如是说者,作二种障——障施者施、障受者利。
   宽子 :我如果那样说,会障碍布施者的布施,障碍众生受利
   宽子 :我们时常说布施三宝功德最大
   宽子 :但不是说,不布施给众生
   宽子 :婆罗门乃至士夫,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,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。我说斯等亦入福门,况复施人!

   宽子 :佛陀说,任何人,甚至把自己洗碗剩下的食物布施于地上,给众生吃,我说也能得到福报,何况布施于别人
   宽子 :那为何特别强调布施三宝功德大呢?
   宽子 :是为了让众生亲近三宝,得到更大的因缘
   宽子 : 人亦复如是,各随彼彼生,
 刹利婆罗门,毗舍首陀罗,
 旃陀罗下贱,所生悉不同。
 但使持净戒,离重担烦恼,

   宽子 :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: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和首陀罗。 婆罗门即僧侣,为第一种姓,地位最高,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;刹帝利即武士、王公、贵族等,为第二种姓,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;吠舍即商人,为第三种姓,从事商业贸易;首陀罗即农民,为第四种姓,地位最低,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。
   宽子 :这给大家了解一下印度的阶级
   宽子 :我们布施任何众生,都得到因缘的果报,善报
   宽子 :但是结的果会不一样
   宽子 :比方说,我布施兔子
   宽子 :兔子很感激你,那么兔子会拿最好的来回报你
   宽子 :明天它给你弄一堆它认为最好的草给你
   宽子 :因为他不懂你的需求
   宽子 :我们布施金钱给僧人,僧人不会回报你金钱
   宽子 :僧人会回报你最好的礼物,那就是解脱的正法
   宽子 :给你讲法
   宽子 :但不是说,佛陀说布施给我最好,布施给别人不好
   宽子 :我们不能阻碍了别人的善心,别人得福报
   宽子 :布施给佛陀,佛陀回报的佛法,不分阶级都能受益而解脱
   宽子 :“若黑若有白,若赤若有色,
 犁杂及金色,纯黄及鸽色;
 如是等牸牛,牛犊姝好者,
 丁壮力具足,调善行捷疾,
 但使堪运重,不问本生色。
   宽子 :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
   宽子 :只要强壮大力,能运各种重的货物,主人不会管它是什么颜色
   宽子 :人也一样,有各种阶级,有富贵的,贫穷的
   宽子 : 人亦复如是,各随彼彼生,
 刹利婆罗门,毗舍首陀罗,
 旃陀罗下贱,所生悉不同。
 但使持净戒,离重担烦恼,
 纯一修梵行,漏尽阿罗汉,
 于世间善逝,施彼得大果。
 愚者无智慧,未尝闻正法,
 施彼无大果,不近善友故。

   宽子 :所以佛陀和僧人,法布施不分阶级,让任何人都同样受益佛法
   宽子 : 愚者无智慧,未尝闻正法,
 施彼无大果,不近善友故。

   宽子 :但是我们布施给一些凡夫,他们能回报你的,也是世间的凡物
   宽子 :我们不能得到解脱的智慧,因为他没有智慧,不能给你讲解解脱知见
   宽子 :因为他自己也不懂
   宽子 :但是不要误会,诽谤佛陀说,不去布施给他们
   宽子 :佛陀说,他最会布施福报
   宽子 :吃剩的都给众生布施,不浪费
   宽子 :慈悲,不杀生
   宽子 :有些众生,无缘听法
   宽子 :所以他们所需不同
   宽子 :但是我们人类能听懂的,有机会,就要引导正法
   宽子 :不能用各种旁门左道去充当佛法
   宽子 :有人学佛了,还去抢头柱香
   宽子 :为何呢?因为未听闻正法
   宽子 :因为有人说,我就随缘让他先接触佛法
   宽子 :能亲近佛菩萨就好
   宽子 :结果这些随缘,越演越歪
   宽子 :形成各种斜歪的风气
   宽子 :各种放生鸟行业的形成
   宽子 :大批捉了,给大家放生
   宽子 :你说我捉鸟不好,我还说你呢,我不捉,你哪有放生的鸟,我是帮你呢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不要当歪路是随缘
   宽子 :学佛,要开始就告诉别人正法
   宽子 :正见
   宽子 :做不到,但方向,思惟都是正确的
   宽子 :婆罗门也误会佛陀,说佛陀光是要别人布施他们
   宽子 :就好比我们一样
   宽子 :如果我们亲近了愚痴错误的邪法当是正法,那么我们的因缘就会跟着歪曲
   宽子 : 若习善知识,如来及声闻,
 清净信善逝,根生坚固力,
 所住之善趣,及生大姓家,
 究竟般涅槃,大仙如是说。”
佛说此经已,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作礼而去。
   宽子 : 若习善知识,如来及声闻,
 清净信善逝,根生坚固力
   宽子 :布施,亲近三宝,那么我们得到的,就是解脱智慧,解脱的认知
   宽子 :你亲近打铁的,对他好,他只能教你打铁
   宽子 :但是不代表说,我光布施三宝,不去布施别人
   宽子 :因为我们需要回报众生,因为众生一直在帮助我们
   宽子 :各种经文,大家多看几遍,因为我聊的,也只是经文的表面
   宽子 :多在生活上体会
   宽子 :今天就先聊到这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3 21:0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杂阿含94经
   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时,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,来诣佛所,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不善男子云何可知?”
佛告婆罗门:“譬犹如月。”
婆罗门复问:“善男子云何可知?”
佛告婆罗门:“譬犹如月。”
婆罗门白佛:“云何不善男子如月?”
佛告婆罗门:“如月黑分,光明亦失,色亦失,所系亦失,日夜消減,乃至不现。

       宽子 :如是,有人于如来所,得信寂心,受持净戒,善学多闻,损己布施,正见真实。于如来所净信、持戒、惠施、多闻、正见真直已,然后退失,于戒、闻、施、正见悉皆忘失,日夜消減,乃至须臾,一切忘失。
复次,婆罗门,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,不数闻法,不正思惟,身行恶行,口行恶行,意行恶行;行恶因缘故,身坏命终,堕恶趣泥梨中。如是,婆罗门,不善男子其譬如月。”
婆罗门白佛:“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?”
佛告婆罗门:“譬如明月净分光明,色泽日夜增明,乃至月满,一切圆净。

       宽子 :如是,善男子于如来法、律得净信心,乃至正见真净增明,戒增、施增、闻增、慧增,日夜增长;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,闻说正法,内正思惟,行身善行,行口善行,行意善行故,以是因缘,身坏命终,化生天上。婆罗门,是故善男子譬如月。”
尔时,世尊而说偈言:
“譬如月无垢,周行于虚空,
 一切诸星中,其光最盛明。
 净信亦如是,戒闻离悭施,
 于诸悭世间,其施特明显。”
佛说此经已,僧迦罗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从座起而去。

       宽子 :时,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,来诣佛所,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不善男子云何可知?
       宽子 :如何知道是善修行的人,或者不是善修行的人
       宽子 :佛陀用月亮来比喻
       宽子 :佛告婆罗门:“譬犹如月。”
婆罗门白佛:“云何不善男子如月?”
佛告婆罗门:“如月黑分,光明亦失,色亦失,所系亦失,日夜消減,乃至不现。

       宽子 :不善于修行的人,就好比月亮黑的部分
       宽子 :没有光明,色彩也没了,该有的都没了,一直减少,一直到不见
       宽子 :如是,有人于如来所,得信寂心,受持净戒,善学多闻,损己布施,正见真实。于如来所净信、持戒、惠施、多闻、正见真直已,然后退失,于戒、闻、施、正见悉皆忘失,日夜消減,乃至须臾,一切忘失。

       宽子 :看看群规,不要明知故犯
       宽子 清净的爱 看看群规,不要明知故犯
       宽子 :就好像有人在佛陀处学了各种正法,各种布施,多闻,持戒,但是慢慢退失
       宽子 :就是不能坚持不懈
       宽子 :然后退失,于戒、闻、施、正见悉皆忘失,日夜消減,乃至须臾,一切忘失。

       宽子 :这就是以前说过的,坚持好的习惯
       宽子 :月亮黑的部分多了,光明的部分就少
       宽子 :光明的部分多了,黑暗部分就减少
       宽子 :好习惯多了,坏习惯就少了
       宽子 :都是在一个体上
       宽子 :没有两个月亮
       宽子 :好坏,都在自己身上的好比较多,还是坏比较多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闻正法了,要怎样坚持下去?
       宽子 :看看佛陀怎说

       宽子 :复次,婆罗门,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,不数闻法,不正思惟,身行恶行,口行恶行,意行恶行;行恶因缘故,身坏命终,堕恶趣泥梨中。如是,婆罗门,不善男子其譬如月。”
婆罗门白佛:“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?”
佛告婆罗门:“譬如明月净分光明,色泽日夜增明,乃至月满,一切圆净。

       宽子 :复次,婆罗门,若善男子不习近善知识,不数闻法,不正思惟,身行恶行,口行恶行,意行恶行;行恶因缘故,身坏命终,堕恶趣泥梨中。
       宽子 :不亲近善知识,不时时闻法,不正思惟,身,口,意,行恶,就会如月亮黑暗的部分
       宽子 :如是,善男子于如来法、律得净信心,乃至正见真净增明,戒增、施增、闻增、慧增,日夜增长;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,闻说正法,内正思惟,行身善行,行口善行,行意善行故,以是因缘,身坏命终,化生天上。婆罗门,是故善男子譬如月。”

       宽子 :有句话叫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       宽子 :月亮靠近太阳,就会明亮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说个题外话
       宽子 :以前我有位朋友,他是卖保险的
       宽子 :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要去听激励讲师讲课
       宽子 :他说,不去听,自己就会灰心,泄气,业绩不好
       宽子 :听完回来,就好像打了强心针一样
       宽子 :又充满动力
       宽子 :这好比我们一样,我们心一直变化
       宽子 :因为无明习气重,所以时常跟随自己的无知无明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自己的功课,时常亲近善知识
       宽子 :就好像亲近激励讲师一样
       宽子 :沮丧的时候,听听善知识怎说
       宽子 :善男子于如来法、律得净信心,乃至正见真净增明,戒增、施增、闻增、慧增,日夜增长
       宽子 :听闻正法,增进自己正见的明了,增进自己的戒行,比方不杀生种种,多看经文,让自己增进智慧,时时不忘而增长
       宽子 :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,闻说正法,内正思惟,行身善行,行口善行,行意善行故
       宽子 :亲近善知识
       宽子 :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亲近善知识,莫习恶行,信于恶业。所以然者?诸比丘,亲近善知识已,信便增益,闻、施、智慧普悉增益。若比丘亲近善知识,莫习恶行。所以然者?若近恶知识,便无信、戒、闻、施、智慧。是故,诸比丘,当亲近善知识,莫近恶知识。如是,诸比丘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       宽子 :亲近善知识已,信便增益,闻、施、智慧普悉增益。
无量始 :恶怎么产生出的
       宽子 无量始 因为自己的无知,不明白
       宽子 :不明白,无知,才会做错事
       宽子 :就好像我们看飞蛾扑火一样,它看不懂火的伤害
       宽子 :恶是因为贪,嗔,痴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不懂因缘,不懂各种恶报的形成,所以就不怕作恶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不懂为何有人出生就残缺,不懂为何有人出生在非洲挨饿
       宽子 :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无知,就做什么都不害怕,但是只害怕受苦的结果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我们会问天,天啊,我这辈子也没干坏事啊,怎会有那样的报应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达摩祖师的四行观有说道
       宽子 :云何名“报冤行”?谓修道行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我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,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,甘心甘受,都无冤诉。经云:“逢苦不忧”,何以故?“识达”故。此心生时,与“理”相应,体冤进“道”,故说言“报冤行”。
       宽子 :我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,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
       宽子 :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恶业果熟
无量始 :那为了救人不得不做嗯事呢
无量始 :恶事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十二因缘,第一个最大的障碍,就是无明
       宽子 无量始 就比方杀一个人救一百个人吗?
无量始 :杀一个救一个
       宽子 :因缘就是那样,为何是你去做呢?而不是别人去在这个情况
       宽子 :为何是你?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学佛不杀生
       宽子 :任何时候都是
       宽子 无量始 师兄,自己想想,会有各种办法的
无量始 :可能你不知道被迫是什么意思吧
无量始 :拿家人要挟我去做坏事
       宽子 无量始 你看看佛陀全族被杀
       宽子 :他们还有能力去杀敌人
       宽子 :为何却不愿意杀敌人
       宽子 :情愿自己去牺牲
无量始 :可我死了,我的家人谁来保护
       宽子 :因为师兄还没通透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觉得自己在保护别人
       宽子 :师兄相信因果轮回吗?
       宽子 :佛陀全族为了不杀生而牺牲,但却生天
       宽子 :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的福报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正心正见,不怕行戒而牺牲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自己多看佛经,多去了解
       宽子 :佛弟子,要自己柔和明理
       宽子 :不走极端
       宽子 :我们自己困在自己的无明里,自己才会钻牛角尖
       宽子 :觉得自己力不从心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学佛是自己的成长过程
       宽子 :每个世间的苦难,都是我们觉醒的材料
       宽子 :不是学佛了,马上就没有苦了
       宽子 :只是能在苦中得解脱的肥料
       宽子 :目犍连尊者,神通第一,还被打死
       宽子 :但是对他来说,都不是障碍
       宽子 :所以我们要学会忍耐,坚持,还有自己要学会去静虑,冷静去觉知事情
       宽子 :每位菩萨都很伟大
       宽子 :可以为正法而牺牲
       宽子 快乐天使 那就只能怕死,一直到你有一天明白了,自然就不怕
       宽子 :这也是成长
       宽子 :自己做不到,就要精进
       宽子 :一直到自己有一天做到
       宽子 :愚公移山,如果愚公开始就问,山很大啊,不可能啊,怎办?
       宽子 :那么愚公永远也不会行动,不会一步一步的去默默耕耘
       宽子 :爱迪生如果开始失败了十次就放弃,也就不会有爱迪生失败一千次而成功
       宽子 :遇境,先别慌
       宽子 :让自己有时间,让因缘有时间去转变
       宽子 :佛陀比喻说,你看母鸡孵蛋
       宽子 :会不会因为小鸡不出来而着急,自己去捉破
       宽子 :因为时候不到,我们就要有耐心去坚持
       宽子 :当我们不明白因果因缘,就要去多看佛经找答案,让自己有所觉知
       宽子 :学佛先皈依,先自己持戒
       宽子 :一切都会慢慢好转
       宽子 :今天先聊到这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5 19:21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4.25人要有感恩的心
2021-04-25
宽子  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晨朝著衣持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时,有异婆罗门,年耆根熟,执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
尔时,世尊告婆罗门:“汝今云何年耆根熟,拄杖持钵,家家乞食?”
婆罗门白佛:“瞿昙,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,为子娶妻,然后舍家,是故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,还归于众中,为儿说耶?”

  宽子:婆罗门白佛:“能受,瞿昙。”
尔时,世尊即说偈言:
“生子心欢喜,为子聚财物,
亦为娉其妻,而自舍出家。
边鄙田舍儿,违负于其父,
人形罗刹心,弃舍于尊老。
老马无复用,则夺其麦,
儿少而父老,家家行乞食。
曲杖为最胜,非子为恩爱,
为我防恶牛,免险地得安,
能却凶暴狗,扶我暗处行,
避深坑空井,草木棘刺林,
凭杖威力故,峙立不堕落。”
时,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,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,先白大众:“听我所说。”然后诵偈,如上广说。其子愧怖,即抱其父还将入家,摩身洗浴,覆以青衣被,立为家主。

  宽子:时,婆罗门作是念:“我今得胜族姓,是沙门瞿昙恩。我经所说:‘为师者如师供养,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。’我今所得,皆沙门瞿昙力,即是我师,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。”
时,婆罗门持上妙衣,至世尊所,面前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我今居家成就,是瞿昙力。
我经记说:‘为师者以师供养,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。’今日瞿昙即为我师,愿受此衣,哀愍故!”世尊即受,为哀愍故。
尔时,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,示教照喜。
时,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作礼而去。

  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晨朝著衣持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时,有异婆罗门,年耆根熟,执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

  宽子:佛陀早上进城托钵,看见一位老人,拿着拐杖,家家去乞食
  宽子:尔时,世尊告婆罗门:“汝今云何年耆根熟,拄杖持钵,家家乞食?”
婆罗门白佛:“瞿昙,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,为子娶妻,然后舍家,是故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,还归于众中,为儿说耶?”
  宽子:佛陀就问老人,老人家,你年纪那么大了,为何还家家去乞食,你没有家吗?
  宽子:婆罗门白佛:“瞿昙,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,为子娶妻,然后舍家,是故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”

  宽子:婆罗门在印度,可是最高尚的阶级
  宽子:就好比我们现在说的贵族
  宽子:婆罗门这位老者就告诉佛陀说,我把家里的财产都给了儿子,给他娶老婆,然后自己就只能拿着拐杖,到处乞食
  宽子:佛告婆罗门:“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,还归于众中,为儿说耶?”
  宽子:佛陀听见老人那样说,就觉得他儿子特别不孝顺,没良心
  宽子:佛陀就对老人说,你能不能带回去你家,我这有一偈,有一言语,你可以对你儿子说说
  宽子:就是告诉这老人,自己回家去,把佛陀说的话,对他儿子说
  宽子:婆罗门白佛:“能受,瞿昙。”
尔时,世尊即说偈言:
“生子心欢喜,为子聚财物,
亦为娉其妻,而自舍出家。
边鄙田舍儿,违负于其父,
人形罗刹心,弃舍于尊老。
老马无复用,则夺其麦,
儿少而父老,家家行乞食。
曲杖为最胜,非子为恩爱,
为我防恶牛,免险地得安,
能却凶暴狗,扶我暗处行,
避深坑空井,草木棘刺林,
凭杖威力故,峙立不堕落。”

  宽子:“生子心欢喜,为子聚财物,
亦为娉其妻,而自舍出家。
边鄙田舍儿,违负于其父,
人形罗刹心,弃舍于尊老。
老马无复用,则夺其麦,
儿少而父老,家家行乞食。
曲杖为最胜,非子为恩爱,
为我防恶牛,免险地得安,
能却凶暴狗,扶我暗处行,
避深坑空井,草木棘刺林,
凭杖威力故,峙立不堕落。”

  宽子: “生子心欢喜,为子聚财物,
亦为娉其妻,而自舍出家。
边鄙田舍儿,违负于其父,
人形罗刹心,弃舍于尊老。

  宽子:父母生了自己的孩子,很开心高兴
  宽子:为了子女,奔波劳碌,给子女集财富
  宽子:也为了孩子娶老婆,给他财富,自己却去乞食
  宽子:卑劣卑鄙的孩子,却辜负自己的父亲
  宽子:心如罗刹,丢弃自己的父亲不顾
  宽子:罗刹是夜间活动的怪物,侵袭人类,妨碍祭祀。祂们被形容为像猫头鹰、兀鹫或狼一样捕食人;人们还乞求因陀罗和苏摩杀光罗刹与罗刹女。相传原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称,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,遂成为恶人之代名词,演变为恶鬼之总名。罗刹男为黑身、红发、绿眼,罗刹女则如绝美妇人,富有魅人之力,专食人之血肉。
  宽子:罗刹,佛教中指恶鬼,指食人肉之恶鬼。 《慧琳意义》卷二十五中记载:“罗刹,此云恶鬼也。 食人血肉,或飞空、或地行,捷疾可畏。”同书卷七又说:“罗刹娑,梵语也,古云罗刹,讹也(中略)乃暴恶鬼名也。 男即极丑,女即甚姝美,并皆食啖于人。
  宽子:心如罗刹,就是比喻心如恶鬼
  宽子:人形罗刹心,弃舍于尊老。

  宽子:人的身体,心却如罗刹心
  宽子: 老马无复用,则夺其麦,
儿少而父老,家家行乞食。
曲杖为最胜,非子为恩爱,
  宽子:就好比马老了,没用了,就夺取他的麦,粮食
  宽子:儿子年轻,父亲老迈,儿子却嫌弃扔弃父亲,父亲需要去家家行乞食
  宽子:父亲最能依靠的,只能是拐杖,非儿子的恩爱
  宽子: 为我防恶牛,免险地得安,
能却凶暴狗,扶我暗处行,
避深坑空井,草木棘刺林,
凭杖威力故,峙立不堕落。”

  宽子:拐杖能为我防恶牛,避免我受到危险
能为我驱赶恶狗,能扶我行走黑暗之处,凭着拐杖的力量,我才能不摔倒
  宽子:拐杖能为我避免踏进空井,深坑,避免被草木棘刺
  宽子:所以儿子还不如拐杖恩爱
  宽子:时,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,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,先白大众:“听我所说。”然后诵偈,如上广说。其子愧怖,即抱其父还将入家,摩身洗浴,覆以青衣被,立为家主。

  宽子牧陽 师兄是以儿子身份,还是父亲身份问呢?
  宽子:如果师兄是儿子身份问,那又有什么资格问养你的人呢?
  宽子:如果你是父亲,那是你的责任啊
  宽子:你该付出,但是你是孩子,你就必须懂感恩啊
  宽子:如果我们没有感恩之心,那还不如禽兽呢
  宽子牧陽 那师兄觉得自己怎样?
  宽子:被教育的好不好呢?
  宽子:那么既然是两码事,何必说别人的事呢?
  宽子:修行修自己,不是吗?
  宽子:但是儿子有儿子该有的良心,思惟
  宽子:不是因为父亲需要儿子回报
  宽子:是儿子需要有自己的觉知啊
  宽子:师兄,你是攀缘别人的事了
  宽子:自己做好自己就好
  宽子:我们继续经文
  宽子:时,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,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,先白大众:“听我所说。”然后诵偈,如上广说。其子愧怖,即抱其父还将入家,摩身洗浴,覆以青衣被,立为家主。
  宽子:老人听了佛陀的偈句,就在大众为儿子说,儿子听了很惭愧,抱着父亲回家,给父亲洗澡穿衣服,给父亲当一家之主
  宽子:时,婆罗门作是念:“我今得胜族姓,是沙门瞿昙恩。我经所说:‘为师者如师供养,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。’我今所得,皆沙门瞿昙力,即是我师,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。”
时,婆罗门持上妙衣,至世尊所,面前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我今居家成就,是瞿昙力。
我经记说:‘为师者以师供养,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。’今日瞿昙即为我师,愿受此衣,哀愍故!”世尊即受,为哀愍故。

  宽子:这位婆罗门老者心里很感激佛陀,感恩之心就生起,心里就思惟说: 我今天能重返家园,得回家族的姓氏,全仪仗佛陀,佛陀是我老师,是我的恩人,我应该供养佛陀,回报佛陀上好的衣服
  宽子:时,婆罗门持上妙衣,至世尊所,面前问讯慰劳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“瞿昙,我今居家成就,是瞿昙力。
我经记说:‘为师者以师供养,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。’今日瞿昙即为我师,愿受此衣,哀愍故!”世尊即受,为哀愍故。

  宽子:所以这位老者,就带了上好的衣服,到佛陀处对佛陀说,我今天能回家,全靠佛陀,佛陀是我的老师,希望佛陀接受我的供养
  宽子:尔时,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,示教照喜。
时,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作礼而去。

  宽子:佛陀接受了老者的衣服,然后对老者开示,说法,以作回报
  宽子:这就是供养三宝的好处
  宽子:能闻佛法
  宽子:没有什么福报是比解脱更大的福报
  宽子:今天的经文,讲的都是要我们懂得感恩
  宽子:比方说,我们跌倒,受伤
  宽子:别人送我们去医院,别人也没有想要我们回报
  宽子: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没有感激,感恩之心
  宽子:父母没教,不懂,父母给我们上学,上学有老师教啊
  宽子:自己身上得到好处,自己懂啊
  宽子:给你好吃好穿的,自己身心没感觉吗?
  宽子:所以我们说自己没感觉,那动物都有感觉,自己还不如动物
  宽子:动物都懂保护家人
  宽子:所以别说父母从小给我们的付出
  宽子:晚上不睡觉,给我们喂奶,换尿片
  宽子:就算是陌生人给我们帮助,我们都懂感恩
  宽子:时常听一些无知的人说,我没叫你生我,你生我,你就该对我好
  宽子:你不生我还好,我不受罪
  宽子:这是非常无知的
  宽子:学佛了,就该知道,你的轮回,不是因为父母要生你
  宽子:是因为你自己的捉取
  宽子:也就是说,你自己选择投生的
  宽子:所以你才会和他们的因缘际会
  宽子:你有一个人类的父母还好
  宽子:万一当了猪的儿子
  宽子:它也就不用你回报了
  宽子:因为它对着你,只能咕咕叫
  宽子:所以你有吃就吃吧
  宽子:也不用感恩,想那么多
  宽子:一个众生,没有了智慧,就万劫不复的轮回
  宽子:所以什么叫三恶道
  宽子:不要用自己的歪理,去让自己堕落
  宽子:给自己借口
  宽子:我们的借口,能伤害的,就只有自己
  宽子:记住,轮回是自己的,没人能抢走
  宽子:今天就聊到这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20:30:3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4-29 20:32 编辑

杂阿含97经乞食经  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晨朝著衣持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
时,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,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:“沙门瞿昙摄杖持钵,家家乞食;我亦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我与瞿昙俱是比丘。”
尔时,世尊说偈答曰:
“所谓比丘者,非但以乞食,
 受持在家法,是何名比丘?
 于功德过恶,俱离修正行,
 其心无所畏,是则名比丘。”
佛说是经已,彼婆罗门闻佛所说,欢喜随喜,作礼而去。

   宽子 :佛陀讲解比丘和乞丐的区别
   宽子 :大家都是去乞食
   宽子 :有什么区别
   宽子 :沙门瞿昙摄杖持钵,家家乞食;我亦摄杖持钵,家家乞食。我与瞿昙俱是比丘。”
   宽子 :婆罗门老者说,佛陀拿着拐杖去家家乞食,我也是拿着拐杖家家乞食,我和佛陀一样都是比丘
   宽子 :尔时,世尊说偈答曰:
“所谓比丘者,非但以乞食,
 受持在家法,是何名比丘?
 于功德过恶,俱离修正行,
 其心无所畏,是则名比丘。”

   宽子 :佛陀就回答说,比丘不光是乞食
   宽子 :如果行的都是和在家人一样,为何叫比丘呢
   宽子 : 于功德过恶,俱离修正行,
 其心无所畏,是则名比丘。”

   宽子 :于功德过恶俱离而修正行
   宽子 :好坏皆离
   宽子 :不只是要离恶
   宽子 :善也不能捉取
   宽子 :而修正行
   宽子 :什么是正行
   宽子 :八正道
   宽子 :其心无所畏惧
   宽子 :怎样算无所畏惧?
   宽子 :不着,不缚,不染
   宽子 :比方说,懂七善处,懂三十七道品
   宽子 :所以同样是乞食,但是智慧,目的却不一样
   宽子 :一个是无明而乞食,一个是有觉知智慧
   宽子 :大智若愚和真愚不一样
   宽子 :比丘去乞食,是讲法为回报
   宽子 :而乞丐是只懂得索取,是无明堕落
   宽子 :出家是为了不为世间的俗事所困扰, 能专注于修行解脱
   宽子 :一个人出家了,如果不专注精进解脱,自己成就了,然后回报众生为目的,那么出家了就没有意义了
   宽子 :因为众生供养你,你无以为报
   宽子 :不能只是索取,那和乞丐没分别
   宽子 :所以佛陀说,要懂惭愧
   宽子 :要去精进,成就自己
   宽子 :那才对得起供养你的众生
   宽子 :就好比父母供我们上大学
   宽子 :我们在大学天天泡妞,荒废学业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就对不起父母的血汗钱
   宽子 :父母的努力工作,为了我们省吃俭用
   宽子 :众生的供养也一样
   宽子 :都是众生的血汗苦心
   宽子 :所以佛陀说,要懂自己去精进学习,正行
   宽子 :受人点滴之恩,涌泉相报
   宽子 :给人讲解脱之法,也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
   宽子 :只是自己应该做的
   宽子 :这是自己的责任
   宽子 :就好比孩子回报父母
   宽子 :那是孩子的责任
   宽子 :孩子如果不学无术,好吃懒做
   宽子 :那就对不起父母养育之恩
   宽子 :出家比丘也一样
   宽子 :如果自己一事无成,好吃懒做
   宽子 :也一样对不起众生的供养
   宽子 :不要以为我们所得到的,都是应该的
   宽子 :今天能有种种福报,那是因为自己前世的努力
   宽子 :种种福报享用完了,就会剩下恶报
   宽子 :就好比我们存钱在银行
   宽子 :不上班天天取钱去花
   宽子 :花没钱了,怎办呢?
   宽子 :就饿着肚子,那就是恶报来了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要惜福
   宽子 :有福报时候,也要去修福报
   宽子 :你给我一碗饭,我有能力了,就给回报你一大袋米
   宽子 :我造就更大的福报
   宽子 :等于我去银行取了一百块,但是过两天,我却存了一千块
   宽子 :出家人,成就自己去讲正法也一样
   宽子 :接受众生供养,却讲解解脱正法
   宽子 :法布施,功德无上
   宽子 :以法为赠礼
   宽子 :这就是乞丐和比丘的区别
   宽子 :比丘智慧无上
   宽子 :乞丐却无明愚痴
   宽子 :所以,大家好好惜福,多去精进学习,那样才不辜负佛陀的苦心
   宽子 :今天就聊到这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20:34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杂阿含98耕田经
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,至一那罗聚落,住一那罗林中。
尔时,世尊著衣持钵,入一那罗聚落乞食,而作是念:“今日太早,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。”
尔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,为作饮食。
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,白言:“瞿昙,我今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”
佛告婆罗门:“我亦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”

    宽子 :婆罗门白佛:“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、若轭、若鞅、若縻、若镵、若鞭,而今瞿昙说言:‘我亦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’”
尔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:
“自说耕田者,而不见其耕,
 为我说耕田,令我知耕法。”
尔时,世尊说偈答言:
“信心为种子,苦行为时雨,
 智慧为犁轭,惭愧心为辕。
 正念自守护,是则善御者,
 包藏身口业,知食处内藏。
 真实为真乘,乐住无懈怠,
 精进无废荒,安隐而速进,
 直往不转还,得到无忧处。
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
 如是耕田者,不还受诸有。”

    宽子 :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:“善耕田!瞿昙。极善耕田!瞿昙。”
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,心转增信,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。
世尊不受,以因说偈得故,即说偈言:
“不因说法故,受彼食而食。”
如是广说,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。
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:“瞿昙,今以此食安著何处?”

    宽子 :佛告婆罗门:“我不见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、天神、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。婆罗门,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及少生草地。”
时,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水即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。如热铁丸投于冷水,啾啾作声;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,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。
时,婆罗门作是念:“沙门瞿昙实为奇特!大德大力,乃令饮食神变如是。”

    宽子 :时,彼婆罗门见食瑞应,信心转增,白佛言:“瞿昙,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、受具足不?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、受具足,得比丘分。”
彼即出家已,独静思惟,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,著袈裟衣,正信、非家、出家学道,乃至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。

    宽子 :尔时,世尊著衣持钵,入一那罗聚落乞食,而作是念:“今日太早,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。”

    宽子 :佛陀早上去婆罗豆婆遮处托钵 ,婆罗豆婆遮是大财主,五百具犁耕田,为作饮食。
    宽子 :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,白言:“瞿昙,我今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”

    宽子 :婆罗豆婆遮看见佛陀来了,就对佛陀说,我耕田下种,来维持自己的饮食,佛陀你啊,也应该下田耕种,来维持自己的饮食
    宽子 :这就是有点不愿意给食物佛陀
    宽子 :所以对佛陀说,你也该自己去下田耕种
    宽子 :佛陀就告诉他,我也下田耕种
    宽子 :婆罗门白佛:“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、若轭、若鞅、若縻、若镵、若鞭,而今瞿昙说言:‘我亦耕田下种,以供饮食。’”
    宽子 :婆罗豆婆遮就说,我都看不见佛陀有耕田的各种工具还有各种劳作,现在佛陀说自己也耕田,怎能那样说呢
    宽子 :若犁、若轭、若鞅、若縻、若镵、若鞭
    宽子 :尔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:
“自说耕田者,而不见其耕,
 为我说耕田,令我知耕法
    宽子 :自己说自己耕田,也不看见他真的耕田
    宽子 :你既然对我说你在耕田,那么你对我说说你的耕田办法
    宽子 :让我也知道,你的耕田办法
    宽子 :尔时,世尊说偈答言:
“信心为种子,苦行为时雨,
 智慧为犁轭,惭愧心为辕。
 正念自守护,是则善御者,
 包藏身口业,知食处内藏。
 真实为真乘,乐住无懈怠,
 精进无废荒,安隐而速进,
 直往不转还,得到无忧处。
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
 如是耕田者,不还受诸有。”
    宽子 :“信心为种子,苦行为时雨,
 智慧为犁轭,惭愧心为辕。
    宽子 :信心为种子,比方说,我们对学佛的解脱知见,信心满满,基础正见通透无碍
    宽子 :苦行为及时雨
    宽子 :苦行,就是我们的精进
    宽子 :这里说的苦行,不是无智慧的苦行
    宽子 :有正见的苦行
    宽子 :吃的苦,能勤奋
    宽子 :举起手不放下来几十年,那叫愚痴的苦行
    宽子 :但是我们每天从早到晚,都摄心安稳,让自己不犯戒,精进学习,那也很辛苦
    宽子 :但是这是正见的苦行
    宽子 : 智慧为犁轭,惭愧心为辕
    宽子 :智慧为犁轭
    宽子 :所以我们要增进智慧
    宽子 :要明理通透
    宽子 :惭愧心为辕
    宽子 :要有惭愧心
    宽子 :自己不懂说懂,不行说行
    宽子 :那就是没有惭愧心
    宽子 :作恶多端,不去行戒
    宽子 : 包藏身口业,知食处内藏。
 真实为真乘,乐住无懈怠,
 精进无废荒,安隐而速进,
 直往不转还,得到无忧处。
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
 如是耕田者,不还受诸有。”
    宽子 :包藏身口业
    宽子 :就是把自己身心的造作,安稳不放逸
    宽子 :守护包藏起来不作恶
    宽子 :身不行恶,口不说恶语
    宽子 :知食处内藏
    宽子 :食,攀缘捉取为食
    宽子 :守护自己的攀缘捉取,修行自己,叫做内观,内藏
    宽子 :知食处是什么?
    宽子 :知六入
    宽子 :知自己的攀缘捉取处
    宽子 :真实为真乘,乐住无懈怠
    宽子 :真实为真乘
    宽子 :真实,叫做谛
    宽子 :真谛
    宽子 :四谛为真谛,真实
    宽子 :真乘,真修行,真实道路
    宽子 :乐住无懈怠
    宽子 :高兴的,喜欢,喜悦,心甘情愿的精进无懈怠
    宽子 :为何佛经都说,比丘听法欢喜而去
    宽子 :因为明白通透真谛,真明白了,豁然开朗了
    宽子 :心里不再苦恼
    宽子 :所以有法喜,有信心,才会精进无懈怠
    宽子 :乐住
    宽子 :很快乐的住在佛法上面精进
    宽子 :在佛法处精进
    宽子 :直往不转还,得到无忧处。
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
 如是耕田者,不还受诸有。”
    宽子 :直往不转还,得到无忧处
    宽子 :勇往直前,义无反顾
    宽子 :心服口服的前进不退转,永不后悔
    宽子 :一直到解脱,得到涅槃,得到无忧处
    宽子 : 如是耕田者,逮得甘露果;
 如是耕田者,不还受诸有。”
    宽子 :佛陀说,我们那样耕田,耕种的是解脱的甘露果
    宽子 :耕的是,不受轮回的各种苦恼所有
    宽子 :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:“善耕田!瞿昙。极善耕田!瞿昙。”
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,心转增信,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。
世尊不受,以因说偈得故,即说偈言:
“不因说法故,受彼食而食。”
如是广说,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。
时,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:“瞿昙,今以此食安著何处?”

    宽子 :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听佛陀讲了之后,心里很信服
    宽子 :心转增信,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。
    宽子 :佛陀却不接受供养
    宽子 :为何呢?
    宽子 :佛陀说,我不是因为为了得到你的食物而讲法给你听
    宽子 :所以我不能接受你的食物
    宽子 :婆罗豆婆遮就问,那这些食物怎办呢
    宽子 :佛告婆罗门:“我不见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、天神、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。婆罗门,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及少生草地。”
时,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水即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。如热铁丸投于冷水,啾啾作声;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,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。
时,婆罗门作是念:“沙门瞿昙实为奇特!大德大力,乃令饮食神变如是。”

    宽子 :佛陀就告诉他说,我不见得佛不接受的食物,其他的各种众生能吃这个被佛陀放弃的食物
    宽子 :为何佛陀那样说
    宽子 :因为不恭敬佛陀的众生供养的
    宽子 :这是一种造大恶业的因缘
    宽子 :连佛也不能接受的食物,世间没有众生能吃
    宽子 :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及少生草地。”
时,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,水即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。如热铁丸投于冷水,啾啾作声;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,烟起涌沸,啾啾作声
    宽子 :佛陀告诉他,你把这食物倒干净水里,倒干净草地上看看
    宽子 :当这食物倒进水里,就冒烟滋滋作响
    宽子 :就好像烧红的铁丸子,倒进水里
    宽子 :这就是升起的恶业力量
    宽子 :时,婆罗门作是念:“沙门瞿昙实为奇特!大德大力,乃令饮食神变如是。”
    宽子 :婆罗豆婆遮看了就想,佛陀有大德大雄力
    宽子 :所以才会有如此的神力牵引
    宽子 :时,彼婆罗门见食瑞应,信心转增,白佛言:“瞿昙,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、受具足不?”
佛告婆罗门:“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、受具足,得比丘分。”
彼即出家已,独静思惟,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,著袈裟衣,正信、非家、出家学道,乃至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。

    宽子 :他听了佛陀说的偈句,再看见这种神力的变化,心服口服的信任佛陀,完全被屈服
    宽子 :就问佛陀,佛陀,我能不能跟随你出家去
    宽子 :佛陀看他真实产生信心和明白,佛陀就说,你现在得正法信心,你可以受持正法,可以出家
    宽子 :彼即出家已,独静思惟,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,著袈裟衣,正信、非家、出家学道,乃至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。
    宽子 :正信、非家、出家学道,乃至得阿罗汉,心善解脱。

小鱼儿 :就是家里人杀生比较多,怎么帮家里人消业啊。
达妮     宽子 老师,非家指的是什么?
    宽子 达妮 不是世间法
    宽子 小鱼儿 自己先学好正见
    宽子 :家,出家
    宽子 :出家就是出离苦
    宽子 :所以是学解脱法
    宽子 小鱼儿 自己通透了,懂了,才能帮助家人
达妮 :老师,为什么修佛一定要皈依呢?
达妮 :皈依就是出离吗?
    宽子 :你不报名上学,学校让你进去吗?
    宽子 :皈依,先皈依自己的心,自己的态度
    宽子 :我告诉你,我想学 ,渴望你教
    宽子 :我不告诉老师,老师自己找我吗?
    宽子 :恭敬的态度
    宽子 :所以学佛了,我很想皈依,我渴望皈依
    宽子 :我对佛陀死心塌地的相信
    宽子 :就好像我连入学报名都不想去做,学校难道还上门找我吗?
    宽子 :学校会说 这种懒人就算了
    宽子 :寺院,任何都行
    宽子 :先去问问
    宽子 :皈依有日子的
    宽子 :要报名
    宽子 :不是什么时候都有
    宽子 :任何佛寺都有
    宽子 :只是你要知道皈依的时间
悠久之翼     宽子 师兄,尘世见可以学佛嘛,平常看看佛经之类的
    宽子 悠久之翼 可以的
    宽子 :就好像你不去学校,也可以家里学习
    宽子 :但是就没那么专业学习
小鱼儿 :请问师兄,在家里供奉佛像有什么要注意的吗。
    宽子 小鱼儿 恭敬就可以,比方佛台要在自己认为舒适的地方
    宽子 :就好像我住的家一样
    宽子 :我认为最好的地方,才能给佛菩萨住
小草     宽子 那我怎么选寺庙呢,查到的挺多?
    宽子 :正规的佛寺就可以
    宽子 :皈依不是皈依寺院或者个人
小草 :宗派也不用管吗?
    宽子 :是皈依佛陀,皈依佛法
    宽子 :不用
    宽子 :只要是佛法就行
    宽子 :我们皈依的寺院,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学他们寺院里的行为
    宽子 :四不坏信
    宽子 :僧,不是代表个人
    宽子 :而是代表合法的善知识
    宽子 :正法的善知识
莲花朵朵开     宽子 4不坏信是啥
    宽子 :佛,法,僧,戒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禅净中心  

GMT+8, 2023-9-24 13:00 , Processed in 0.117775 second(s), 3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