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禅净中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4229|回复: 6

杂阿含127.128经,130经,总结,132经,133经,摄心一处

[复制链接]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发表于 2021-6-30 13:0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7-11 07:52 编辑

杂阿含127经
  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拘罗山。时,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。
尔时,世尊告罗陀言:“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,于色生厌,于受、想、行、识生厌,厌故不乐,不乐故解脱,解脱知见,自知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”
佛说此经已,罗陀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   宽子 :如是我观察断法,如是观察灭法,观察弃舍法,观察无常法,观察苦法,观察空法,观察非我法,观察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法,观察病法,观察痈法,观察刺法,观察杀法,观察杀根本法,观察病、痈、刺、杀、杀根本法,如是诸经,皆如上说。

   宽子 :尔时,世尊告罗陀言:“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
   宽子 :诸所有色
   宽子 :世间的各种变化
   宽子 :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
   宽子 :这是说,变化的各种状况,变化的各种相
   宽子 :世间不论过去,现在,未来,不论里里外外,各种各样的变化,大的小的,细的粗的,长的短的,各种颜色的,好的丑的,远的近的,四面八方的,上下的
   宽子 :都是我们无知的捉取,心才会跟着产生烦恼
   宽子 :都是色集
   宽子 :都是三事和合
   宽子 :三事和合,是说,眼睛,外境,还有心里思惟
   宽子 :比方我看见了喜欢的
   宽子 :首先要有眼睛去看
   宽子 :这是第一个条件
   宽子 :然后有可看的东西
   宽子 :这是第二个条件
   宽子 :再来就是,眼睛看了可看的东西,需要有心里去分析,思量
   宽子 :这个心是第三个条件
   宽子 :这三个少一个,就不能产生喜欢,或者不喜欢
   宽子 :三个条件,叫三事
   宽子 :三个集合起来,叫和合
   宽子 :眼睛,色境,还有眼识
   宽子 :我们学四谛,知道说,轮回苦,世间苦
   宽子 :苦的根源是什么?
   宽子 :是因为我们不识变化无常的根源
   宽子 :变化会坏,会病,会老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苦
   宽子 :今天吃饭了,一会又饿了
   宽子 :天天都会脏,都要洗澡
   宽子 :为何呢?
   宽子 :因为变化不定
   宽子 :没有洗一次澡永远不脏的
   宽子 :所以你得维持
   宽子 :保证自己不会饿死
   宽子 :这就是世间无常,诸法无常
   宽子 :或许大家会说,大家有身体,会饿正常啊,生老病死正常啊
   宽子 :我们攀缘捉取自己喜欢的,正常啊
   宽子 :这个就是我们的无知无明
   宽子 :我们的轮回原因
   宽子 :我们制造了一个囚禁自己的轮回
   宽子 :囚禁在身见上
   宽子 :在我们的身躯里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更爱烦恼,更爱身体
   宽子 :佛经里面说,断身见
   宽子 :不是叫我们不爱惜身体了,可以摧残
   宽子 :而是从智慧里,看见身体轮回的真相
   宽子 :从中利用身体去解脱轮回
   宽子 :我打个比方
   宽子 :就好比我掉进漩涡里面
   宽子 :我自己不懂,迷糊,在漩涡里一直转
   宽子 :佛法就好比有个人在上面告诉你,你爬出来吧
   宽子 :所以你还是要利用你的身体去爬
   宽子 :而佛法更是如蝴蝶破茧而出
   宽子 :不会留恋茧蛹
   宽子 :因为已经蜕变
   宽子 :所以这些过程,我们都先要了解基础
   宽子 :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断法
   宽子 :砍断轮回的方法
   宽子 :三事和合,砍断一事
   宽子 :那就和合不了
   宽子 :佛经里面,有个比喻
   宽子 :我就好像三个棍子,互相依靠鼎立
   宽子 :就成了一个互相依靠的三角
   宽子 :要是少了一根棍子
   宽子 :就两根
   宽子 :就倒下来了,立不起来
   宽子 :眼睛少了可以看的,就没有好看不好看一说
   宽子 :因为没有可看,分辨不了
   宽子 :同样的,光有外境和心,眼睛瞎了,我也不能说,哎呀,这个东西真好看
   宽子 :有眼睛有色境,心不在上面,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走神,心里想着别的事情,别人问你好看吗?你会走神的回答,啊,你说什么?
   宽子 :有眼睛,有东西,你也不知道他说什么好看不好看
   宽子 :因为没了心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知道,这三事不和合,就不会产生喜欢,或者烦恼
   宽子 :这也是一种断
   宽子 :断了和合
   宽子 :这些都是基础,我们要去明白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学基础,佛说遗教经,是很好的方向
   宽子 :看遗教经,首先认清楚两点
   宽子 :世实危脆、无坚牢者,我今得灭,如除恶病。此是应舍之身,罪恶之物,假名为身,没在老病生死大海,何有智者,得除灭之,如杀怨贼,而不欢喜。
   宽子 :这个是第一点
   宽子 :世实危脆、无坚牢者
   宽子 :此是应舍之身,罪恶之物,假名为身,没在老病生死大海
   宽子 :先弄清楚这个真实义
   宽子 :第二点
   宽子 :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,可疾问之,毋得怀疑,不求决也。尔时世尊,如是三唱,人无问者,所以者何?众无疑故。时阿免楼驼,观察众心,而白佛言:‘世尊!月可令热,日可令冷,佛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佛说苦谛实苦,不可令乐。集真是因,更无异因,苦若灭者,即是因灭。因灭故果灭,灭苦之道,实是真道。更无余道。世尊!是诸比丘,于四谛中,决定无疑。’
   宽子 :佛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佛说苦谛实苦,不可令乐。集真是因,更无异因,苦若灭者,即是因灭。因灭故果灭,灭苦之道,实是真道。更无余道
   宽子 :佛说苦谛实苦,不可令乐
   宽子 :灭苦之道,实是真道。更无余道
   宽子 :当我们要断,要灭尽轮回
   宽子 :我们要问自己,我为何要那么做? 我为了什么?
   宽子 :不然这个断,就无从谈起
   宽子 :就是说,我们不懂为何要解脱轮回,我们就不会有这个精进,去走这条路
   宽子 :没有清楚明白基础正见,我们的修行,就会有心无力
   宽子 :可有可无
   宽子 :当我们懂了,才会知道怎样利用这个身体去修行,去圆通生活
   宽子 :怎样把世间,生活融合自在
   宽子 :这就是四行观说,逢苦不忧,识达故,与理相应
小草 :[ 群聊的聊天记录 ]
   宽子 :当我们懂了,才会知道怎样利用这个身体去修行,去圆通生活
   宽子 :怎样把世间,生活融合自在
   宽子 :这就是四行观说,逢苦不忧,识达故,与理相应
   宽子 :我们简单的说说断法
   宽子 :这个遗教经里面就有说明白
   宽子 :汝等比丘!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遇明,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
   宽子 :这是第一个断法
   宽子 :波罗提木叉
   宽子 :波罗提木叉(梵语:प्रतिमोक्ष,罗马化:prātimokṣa;巴利语: Pātimokkha),佛教术语,又作波罗底木叉、般喇底木叉等。意译为随顺解脱、处处解脱、别别解脱、别解脱、最胜、无等学、护解脱。为佛教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,是学处中最重要的核心规定,所有僧团成员都应遵守。后世僧团将波罗提木叉的内容收集一处,就形成《波罗提木叉经》,又称《戒经》,是律藏的核心。
   宽子 :持戒
   宽子 :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
   宽子 :持戒和佛陀在的时候没区别
   宽子 :而持戒,一定要懂八正道
   宽子 :不明理而持戒,就容易迷失
   宽子 :不明理,就不懂为何自己要去坚持
   宽子 :到底有什么意义
   宽子 :所以学佛基础,第一个就是皈依,持五戒
   宽子 :练习自己的对外不放逸
   宽子 :为何要练习这个呢?
   宽子 :此则略说持戒之相,戒是正顺解脱之本,故名波罗提木叉。因依此戒,得生诸禅定,及灭苦智慧。是故比丘,当持净戒,勿令毁缺。若能持净戒,是则能有善法。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是以当知,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。
   宽子 :轮回是互相依赖,攀缘
   宽子 :互相产生爱恼
   宽子 :因为攀缘捉取,是往外的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就会迷失自我的解脱
   宽子 :汝等比丘!已能住戒,当制五根,勿令放逸,入于五欲。譬如牧牛之人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犯人苗稼。若纵五根,非唯五欲,将无涯畔,不可制也。亦如恶马,不以辔制,将当牵人墬于坑陷。如被劫贼,苦止一世,五根贼祸,殃及累世,为害甚重,不可不慎。是故智者制而不随,持之如贼,不令纵逸,假令纵之,皆亦不久见其磨灭。此五根者,心为其主,是故汝等,当好制心。心之可畏,甚于毒蛇、恶兽、怨贼、大火越逸,未足喻也。譬如有人,手执蜜器,动转轻躁,但观其蜜,不见深坑。譬如狂象无钩,猿猴得树腾跃踔踯,难可禁制,当急挫之,无令放逸。纵此心者,丧人善事,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。是故比丘,当勤精进,折伏汝心。
   宽子 :汝等比丘!已能住戒,当制五根,勿令放逸
   宽子 :这里说五根,因为没有包括心
   宽子 :只是说了我们感官的攀缘
   宽子 :爱取,贪取,是因为无明牵引
   宽子 :也是我们的六入
   宽子 :爱恋身体,迷恋世间
   宽子 :就好像蝴蝶,不愿意蜕变,留在茧蛹的阶段
   宽子 :认为人间才有美好
   宽子 :就好像狗,不愿意投胎做人
   宽子 :因为害怕投胎人之后,会没有剩饭剩菜吃
   宽子 :如果狗那样,我们会笑话它愚痴
   宽子 :狗也不懂你笑什么,不是正常吗?
   宽子 :我们众生也一样
   宽子 :佛菩萨看我们愚痴,不想解脱
   宽子 :  @中道 不贪,不嗔,不痴,师兄自己对比自己
   宽子 :做不好,那就是说大话
   宽子 :八正道没有,那就是说大话
   宽子 :因为没有基础而高攀
   宽子 :。譬如牧牛之人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犯人苗稼。若纵五根,非唯五欲,将无涯畔,不可制也
   宽子 :我们看管六根,就好像看管牛
   宽子 :不让它狂奔,去踩踏别人的田地
   宽子 :有个叫牧牛十图
   宽子 :我给找找看
   宽子 :遗教经云:“譬如牧牛之人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犯人苗稼”,则牧牛之说所自起也
   宽子 :(一)未牧

狰狞头角恣咆哮  奔走溪山路转遥

一片黑云横谷口  谁知步步犯佳苗
   宽子 :第一个,未牧
   宽子 :就好像我们的六根,还无明无知
   宽子 :还没经过调教
   宽子 :狰狞头角恣咆哮  奔走溪山路转遥

   宽子 :野牛狂奔乱吼,就好像我们的六根
   宽子 :奔走溪山路转遥,越奔越远,就好像我们攀缘捉取,越走越在世间迷惑
   宽子 :一片黑云横谷口  谁知步步犯佳苗
   宽子 :野牛被黑云遮盖,就会盲目乱撞,所以走到田地里也不知,踩踏所有的庄田
   宽子 :步步都踩死庄苗
   宽子 :这是比喻我们无明无知
   宽子 :被无明所盖,一片乌云
   宽子 :没有学过,也不明理
   宽子 :所以六根攀缘捉取,就会无知的爱恋
   宽子 :越走越深入轮回
   宽子 :这就是比喻我们还没修行,还没入门,不懂
   宽子 :未牧,未调
   宽子 :(二)初调

我有芒绳蓦鼻穿  一回奔竞痛加鞭

从来劣性难调制  犹得山童尽力牵

   宽子 :初调,初修行
   宽子 :我有芒绳蓦鼻穿  一回奔竞痛加鞭

   宽子 :这个牛现在鼻子被穿绳子了,开始有人调教了
   宽子 :你狂奔,我就拉你鼻子,疼不疼? 再狂奔,我就用鞭子抽你
   宽子 :从来劣性难调制  犹得山童尽力牵

   宽子 :牛鲁莽很难调服,所以就要一直拉,一直打鞭
   宽子 :牧童就要拼命的拉住它,调伏它
   宽子 :要尽全力去拉它,
   宽子 :这就是我们初学开始持戒时候的各种挣扎
   宽子 :有句话叫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
   宽子 :从来劣性难调制
   宽子 :所以佛陀说,持一戒也有一戒的功德
   宽子 :自己懂自己去调伏自己,了不起
   宽子 :克己者,胜百万雄师
   宽子 :不要害怕自己的习气,缺点
   宽子 :去觉知自己的缺点,加以利用来产生智慧
   宽子 :这才叫烦恼即菩提
   宽子 :比方说,我生气
   宽子 :我就看看我什么原因生气
   宽子 :首先有耳朵听见
   宽子 :听见外在声音,有人说我坏话
   宽子 :然后心去制造思量种种话的内容,去扩展
   宽子 :其实声音当下就烟消云散了
   宽子 :那么心还在翻腾
   宽子 :这个翻腾的心,是别人给你的吗?
   宽子 :还是本来就自己身上,自己去闹腾呢?
   宽子 :所以声音消失了,我自己的无中生有没消失
   宽子 :甚至把这个声音扩大,产生一个比天还大的压力
   宽子 :然后我就跳河去了
   宽子 :哦,原来我那么无知
   宽子 :声音消失了,自己还撞墙
   宽子 :杀人诛心
   宽子 :不需要动你,诛你的心
小草 :[ 群聊的聊天记录 ]
   宽子 :杀人诛心
   宽子 :不需要动你,诛你的心
   宽子 :从什么,通过什么诛心呢
   宽子 :你的眼睛,耳朵
   宽子 :只要给你看看,听听,你就死了
   宽子 :因为你的心未牧,未调
   宽子 :愚痴无闻凡夫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说断
   宽子 :声音消失了,就断了
   宽子 :不入心
   宽子 :不受
   宽子 :抽刀断水水更流
   宽子 :因为水不受你砍
   宽子 :就好像小草,狂风吹,它弯着不受
   宽子 :你无可奈何
   宽子 :这就是从烦恼中,学习智慧
   宽子 :当我们的心转不过来,就会痛苦
   宽子 :其实我们有时候看看,是不是自己把事情扩大
   宽子 :所以有人可以为了一口气,而去杀人
   宽子 :因为自己心过不去
   宽子 :其实就是一个声音,一个外境
   宽子 :我们今天先聊到这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30 13:00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6-30 13:03 编辑

杂阿含128经  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拘罗山。时,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。
尔时,世尊告罗陀言:“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。
观察已,于色欲贪断,欲贪断已,我说心善解脱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”
佛说此经已,罗陀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  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?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我首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,不去本际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善哉!世尊,惟愿哀愍,广说其义,诸比丘闻已,当受奉行。”
佛告比丘:“谛听!善思!当为汝说。诸比丘,色有故,色事起,色系著,色见我,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首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诸比丘,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”
  宽子:答曰:“无常,世尊。”
复问:“若无常者,是苦耶?”
答曰:“是苦,世尊。”
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著、见我,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头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是故,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 宽子:“如是见、闻、觉、识,求得随忆、随觉、随观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若有见言:有我、有世间、有此世、常、恒、不变易法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若复有见:非此我、非此我所、非当来我、非当来我所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
“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、非我所,如是观者,于佛所狐疑断,于法、于僧狐疑断,是名比丘。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、口、意业,趣三恶道。正使放逸,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来,作苦边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  宽子:我把卷六其中还没学的一个经文也复制过来
  宽子:我们觉得阿含经很长
  宽子:只是反复的讲解
  宽子:所以其实佛陀也一样
  宽子:在反复的讲给弟子听
  宽子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?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我首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,不去本际?”
  宽子:佛陀又问了
  宽子:为何轮回,生死流转?
  宽子:是什么原因,什么原因引起? 是受什么捆缚
  宽子:是什么令众生无明无知?
  宽子:是什么令众生爱恋不舍,念念贪欲
  宽子:这些都要懂的回答
  宽子:懂回答,才证明自己用心学正见了
  宽子:天天听也不懂回答,那就证明自己没有用心
  宽子: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善哉!世尊,惟愿哀愍,广说其义,诸比丘闻已,当受奉行。”
  宽子:比丘们都没有回答,就告诉佛陀老师说:
老师,你是我们佛法的根源指导,我们学佛法的带领的眼睛,我们学佛的依靠,请你怜爱我们,为我们说法,我们听了一定奉行
  宽子: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
  宽子:恭敬求法
  宽子:佛告比丘:“谛听!善思!当为汝说。诸比丘,色有故,色事起,色系著,色见我,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首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诸比丘,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”
  宽子:佛陀告诉比丘说,你们好好用心听,好好思惟,我为你们讲法
  宽子:诸比丘,色有故,色事起,色系著,色见我,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首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
  宽子:是因为有色境的存在,色境产生的因缘生起,色境所吸引,爱恋色境所以想拥有,导致众生无知去攀取,所以才会长久生死轮回,流转
  宽子:所以我们看看八大人觉经,第一觉悟
  宽子:首先是要看透色境
  宽子:所以佛陀每次先问,色是常还是无常
  宽子:比方我说,我好喜欢这件衣服
  宽子:我问你,这个衣服会坏还是不会坏
  宽子:如果你没有深入思惟,你就会回答我,是会旧会坏,但是我还是喜欢
  宽子:如果回答说,是会坏,我买不买无所谓,我有衣服穿就好
  宽子:所以我们看佛陀问的,其实就几个字的问题
  宽子:但是深入思惟,智慧,和表面的无知,是会有不一样的回答
  宽子:我们看似一样的经文,但是给与的觉知,可以无穷无尽
  宽子:整个阿含经,很多经文都一样的问题
  宽子:色是常,是无常?
  宽子:佛陀你天天问,烦不烦?
  宽子:没有其他说了吗?
  宽子:是因为每个弟子入门都必须懂,也是入门法,也是大法
  宽子:诸比丘,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
  宽子:答曰:“无常,世尊。”
复问:“若无常者,是苦耶?”
答曰:“是苦,世尊。”
  宽子:是无常,是苦
  宽子:所以首先要认清,色境是无常,是苦
  宽子:苦
  宽子:四谛我们要懂
  宽子:苦谛
  宽子:一切法,都是四谛所演
  宽子:都是轮回苦所演
  宽子: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修行四谛之法。云何为四?所谓:初苦谛,义不可尽,义不可穷,说法无尽;第二者、苦集谛,义不可尽,义不可穷,说法无尽;第三者、苦尽谛,义不可尽,义不可穷,说法无尽;第四者、苦出要谛,义不可尽,义不可穷,说法无尽。
“彼云何名为苦谛?所谓苦谛者,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忧悲恼苦、怨憎会苦、恩爱别离苦、所欲不得苦,取要言之,五盛阴苦,是谓名为苦谛。
  宽子:初苦谛,义不可尽,义不可穷,说法无尽
  宽子:所以我们不懂我们的苦怎来
  宽子:佛陀就先告诉我们,苦怎来
  宽子:人生所攀缘的色境,都是无常,都是苦
  宽子: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著、见我,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头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
  宽子:所以都是学回我们的基础
  宽子:四谛,十二因缘
  宽子:无明,行,识,名色,六入,触,受,爱,取,有,生,老死
  宽子:令众生无明所盖,爱系其头,长道驱驰
  宽子: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 宽子: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
  宽子:观死亡,非我所属,明天我就去世了,还有什么是我的?
  宽子:不相在,捉取不了
  宽子:柜子里头有衣服,还爱吗?
  宽子:不爱了,明天我就去世了,都给你吧
  宽子:还挣吗?不挣了
  宽子:出离,死亡,生老病死的真相
  宽子:不相在,变化,不永恒存在
  宽子:有人说,我顿悟了,顿悟了,舍得给我吗?
  宽子:不舍得
  宽子:那还顿悟什么,没入门呢
  宽子:没有入基础正见的大门
  宽子:八风吹不动
  宽子:所以舍得
  宽子:七觉支有舍觉支
  宽子:看不透 所以舍不得
  宽子: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
  宽子:正慧
  宽子:“如是见、闻、觉、识,求得随忆、随觉、随观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
  宽子:正见,正闻,正觉(正思惟),识(正见产生的正识)
  宽子:随亿(于正法不忘),随觉(随正法正觉而行),随观(随正法正定正观)
  宽子:“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、非我所,如是观者,于佛所狐疑断,于法、于僧狐疑断,是名比丘。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、口、意业,趣三恶道。正使放逸,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来,作苦边。”
  宽子:如是观者,于佛所狐疑断,于法、于僧狐疑断,是名比丘。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、口、意业,趣三恶道
  宽子:初果,断戒取禁,断疑,断身见
  宽子: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来,作苦边。”
  宽子:证得初果,七次往来天上人间,而证涅槃
  宽子: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、口、意业,趣三恶道
  宽子:起码不会堕三恶道
  宽子:这是佛陀给初学弟子,说如何向初果
  宽子:大家多去思惟学习这部经文,佛陀开始问的问题,看看自己会不会回答
  宽子:自己去回答了,自己就记住了
  宽子:随忆
  宽子:念佛所说,牢牢记住
  宽子:今天就先聊到这
  宽子:还有什么昨天的问题?
  宽子:
小草 :乐受时观苦受?这样?
  宽子:乐受时,觉无常
  宽子:不是观苦受
  宽子:痛苦不会不朽,快乐不会长久
  宽子:这就是无常
小草 :经文的意思就是降服自己的心,不去享乐,自然不去攀缘乐了
小草 :
小草 :这个
  宽子:不是不去享乐,不是去抗拒
ゞ 水儿oO࿐ :我跟草儿的视点不一样,她说乐想苦,而我却说随缘自在,觉知到无常也可以享受当下
  宽子:乐作苦想,是说乐不会长久,会变
  宽子:这是一种觉知
  宽子:不是去把乐作苦
ゞ 水儿oO࿐ :对呀,这样说好透彻
  宽子:人家生日很快乐,你却说很苦吗?大家散了吧
  宽子:别庆祝了
小草 :还真有人这么干过
小草 :去年
  宽子:这是一种捆缚的思维
  宽子:而不是正见
ゞ 水儿oO࿐ :  @小草 奇葩别赖疫情,就收分子钱吗
  宽子:正见是自觉自见
  宽子:别人乐,我也能融入,但是我的正念不动摇
小草 :不知道吧,她说无常,然后就说你享什么乐,都是苦
七叔 :快乐不会永恒,痛苦也只是个过程
ゞ 水儿oO࿐ :  @小草 这是抑郁症
  宽子:不是把别人带进痛苦
ゞ 水儿oO࿐ :学佛有苦谛,可是目的是为了觉醒。而不是观苦
  宽子:八风吹不动,不是盲目的造作
  宽子:而是内心的正定正慧
ゞ 水儿oO࿐ :  @小草 有苦才有乐
  宽子:多学慈经
  宽子: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。接着,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:
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,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。
  宽子:使自己修行变成那样
  宽子:这个就是标准的佛弟子
  宽子:好了,我准备出门去了

外加后续
小草 :[ 群聊的聊天记录 ]
 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有胜我者、有等我者、有卑我者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无胜我者、无等我者、无卑我者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 宽子 :今天的阿含经,我换一个讲
  宽子 :因为共修的和昨天的一样
  宽子 :我们看看上面的经文
 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未起我、我所、我慢系著使起,已起我、我所、我慢系著使重令增广?”
诸比丘白佛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乃至……。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第二、第三经亦复如上。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,已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”
诸比丘白佛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,何所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,惟愿广说!诸比丘闻已,当受奉行。”
佛告诸比丘:“色有故,色起,色系、著故,于色见我,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诸比丘,于意云何?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”
答曰:“无常,世尊。”
复问:“若无常者,是苦耶?”
答曰:“是苦,世尊。”
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、著、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是故,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 宽子 :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、著、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是故,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“若复见、闻、觉、识,起求忆、随觉、随观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若见有我、有世间、有此世、有他世,常、恒、不变易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若复有见:非此世我、非此世我所、非当来我、非当来我所,彼一切非我、不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
“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、非我所,如是观者,于佛狐疑断,于法、僧狐疑断,是名比丘。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、口、意业,趣三恶道,正使放逸。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来,作苦边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次经亦如是,差别者:苦、集、灭、道狐疑断。
次经亦如是,差别者:佛、法、僧、苦、集、灭、道狐疑断。
  宽子 :我先把昨天讲的一起复制过来
  宽子 :因为接下来都是根据这个经的基础,所扩展
  宽子 :次经亦如是,差别者:苦、集、灭、道狐疑断。
次经亦如是,差别者:佛、法、僧、苦、集、灭、道狐疑断。
  宽子 :所以我们要懂接下来的经文,也就是要学好这个经的基础
  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,何所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”

  宽子 :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,何所著,何所见我,
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”

  宽子 :这些佛陀问的问题,我们要自己懂得回答
  宽子 :不懂回答,就要记住佛陀说的,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,以后自己就能回答
  宽子 :为何说下面的经文,都是根据这个基础扩展呢?
  宽子 :我们看看
 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有胜我者、有等我者、有卑我者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
  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有胜我者、有等我者、有卑我者?”

  宽子 :这些问题,都可以用同样的回答
  宽子 :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 宽子 :这个是什么意思?
  宽子 :就是说,佛陀问的问题,可以用同样的回答
  宽子 :佛告诸比丘:“色有故,色起,色系、著故,于色见我,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诸比丘,于意云何?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”
答曰:“无常,世尊。”
复问:“若无常者,是苦耶?”
答曰:“是苦,世尊。”
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、著、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是故,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 宽子 :可以用这个来回答
  宽子 :所以我们看看这个是什么问题
  宽子 :有胜我者、有等我者、有卑我者?”
  宽子 :这是我们的问题,被束缚,烦恼的问题
  宽子 :有人比我好,有人和我一样,有人比我差
  宽子 :也就是说,为何我们会那样攀比
  宽子 :为何被这些攀比所束缚
  宽子 :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
  宽子 :是什么原因,是什么引起,是什么让我们捆缚
  宽子 :这也是我们时常见到的毛病
  宽子 :你看那个谁,比我好,想想自己真没用
  宽子 :你看我多有钱,多优秀,你们这些人都在我脚下
  宽子 :这种种攀比,都是愚痴的
  宽子 :自卑,也是一种无知
  宽子 :自大我慢,是愚痴,大家都知道
  宽子 :自卑,更要不得
  宽子 :这会妨碍我们觉知正慧
  宽子 :让我们信根断灭
  宽子 :我们一直学下去,就知道佛陀说的,都是贴近生活
  宽子 :各种往外对比,攀缘,都是不懂色无常
  宽子 :我们去攀比,就好像猫和豹子比赛赛跑
  宽子 :猫不懂自己是猫
  宽子 :豹子不懂猫不是豹子
  宽子 :不能安分守己
  宽子 :不懂自己的身份和力量
  宽子 :懂自己了,就不会去和豹子攀比
  宽子 :因为不同种类
  宽子 :没有必要去攀比,因为各有千秋,各有自己的优点
  宽子 :学佛一定要记住,是修自己,看自己
  宽子 :我考试班上第20名
  宽子 :我就看着自己这个20名,怎样弄上去19_18
  宽子 :我目中无人,没有其他人,没有其他第一名这个攀比
  宽子 :我只是和自己较量
  宽子 :而不是成天去找第一名的茬
  宽子 :第一名很了不起吗?看你就不顺眼
  宽子 :或者是,看见第一名远远躲开
  宽子 :自己自卑
  宽子 :因为你往外捉取,攀比
  宽子 :不懂修行修自己
  宽子 :与其浪费时间去对比别人,不如检讨自己,让自己进步
  宽子 :这个自己建立自己的信根,只是第一步
  宽子 :而佛陀的教育,是色无常,无常是苦
  宽子 :为何苦,因为无明
  宽子 :因为变易
  宽子 :十二因缘,第一个是无明
  宽子 :我们去攀比,也是无知无明
  宽子 :符合了十二因缘
  宽子 :六入,触,受,爱,取,有,生
  宽子 :和别人对比,那是从六根入
  宽子 :看见别人很好,很优秀,有所感触
  宽子 :所以心里不好受,自卑
  宽子 :触,受
  宽子 :所以就有这个爱不爱,高兴或者伤心难受
  宽子 :这个就取进来,成了心结
  宽子 :有心结了,心结就产生了
  宽子 :爱,取,有,生
  宽子 :所以我们的基础正见,都能用在生活上,去破解自己面对的难题,能觉知,能清楚分析
  宽子 :所以佛陀时常说,精进,增长智慧
  宽子 :智慧多了,无明才会减少
  宽子 :因为十二因缘第一个关键是无明
  宽子 :所以我们首先,要学会往自己的无明去修
  宽子 :学会看自己,把六入六门看好
  宽子 :六个入口,要把守好
  宽子 :以前说过破相论

  宽子 :欲修六度,当净六根,先降六贼。能舍眼贼,离诸色境,名为布施;能禁耳贼,于彼声尘,不令纵逸,名为持戒;能伏鼻贼,等诸香臭,自在调柔,名为忍辱;能制口贼,不贪诸味,赞咏讲说,名为精进;能降身贼,于诸触欲,湛然不动,名为禅定;能调意贼,不顺无明,常修觉慧,名为智慧。六度者运也,六波罗蜜喻若船筏,能运众生,达于彼岸,故名六度。

  宽子 :当然,我们还做不到那样
  宽子 :不顺无明,常修觉慧,名为智慧
  宽子 :守好自己,不是和别人攀比
  宽子 :和别人攀比了,自己还是那样自卑
  宽子 :为何呢?
  宽子 :因为自己没有真心看待自己
  宽子 :任何讨厌别人怎样,喜欢别人怎样,都是自己的无明
  宽子 :因为讨厌,喜欢,都是自己生起
  宽子 :别人好,我们微笑,别人不好,我们也微笑
  宽子 :不好的,我们远离一点,没有必要说别人
  宽子 :不是我们盲目的跟随恶

  宽子 :佛陀也会狮子吼
  宽子 :也会责备做错的
  宽子 :但是,不是把自己搭进去
  宽子 :把自己陷入痛苦中,烦恼中
  宽子 :我说别人,越说越生气
  宽子 :比那个被我说的更生气
  宽子 :最后别人被你说了没事,自己被气走了
  宽子 :不理智,没正见,自己没有觉知
  宽子 :这就是我们的无明
  宽子 :所以佛陀的弟子,也有各种各样的习气
  宽子 :不管现在,过去,未来
  宽子 :人的三毒是一样的
  宽子 :不管人类如何进步
  宽子 :因为有三毒,人类才会进步,所谓的进步,只是在轮回里装饰
  宽子 :所以佛陀说的,永远不会落后
  宽子 :那怕一万年后
  宽子 :今天就先把这个简单的说说
  宽子 :♥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7-4 04:2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2021-07-02 杂阿含130经
   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欲断五受阴者,当求大师。何等为五?谓色受阴,受、想、行、识受阴。欲断此五受阴,当求大师。”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如当断,如是当知、当吐、当息、当舍,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如当断,如是当知、当吐、当息、当舍,亦复如是。
如求大师,如是胜师者、顺次师者、教诫者、胜教诫者、顺次教诫者、通者、广通者、圆通者、导者、广导者、究竟导者、说者、广说者、顺次说者、正者、伴者、真知识者、亲者、愍者、悲者、崇义者、安慰者、崇乐者、崇触者、崇安慰者、欲者、精进者、方便者、勤者、勇猛者、固者、强者、堪能者、专者、心不退者、坚执持者、常习者、不放逸者、和合者、思量者、忆念者、觉者、知者、明者、慧者、受者、思惟者、梵行者、念处者、正勤者、如意足者、根者、力者、觉分者、道分者、止者、观者、念身者、正忆念者,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欲断五受阴者,当求大师。何等为五?谓色受阴,受、想、行、识受阴。欲断此五受阴,当求大师。”

   宽子 :如当断,如是当知、当吐、当息、当舍,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欲断此五受阴,当求大师。
   宽子 :我们学正法,当求善知识,当求佛菩萨
   宽子 :求,意思不只是跪拜
   宽子 :是请教,谦虚的去求法
   宽子 :求解脱之道
   宽子 :我们看看增一阿含经的善知识品
   宽子 :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亲近善知识,莫习恶行,信于恶业。所以然者?诸比丘,亲近善知识已,信便增益,闻、施、智慧普悉增益。若比丘亲近善知识,莫习恶行。所以然者?若近恶知识,便无信、戒、闻、施、智慧。是故,诸比丘,当亲近善知识,莫近恶知识。如是,诸比丘,当作是学!”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   宽子 :信、戒、闻、施、智慧
   宽子 :闻如是:一时,佛在罗阅城迦罗陀竹园所,与大比丘五百人俱,前后围绕而为说法。
尔时,提婆达兜将五百比丘去如来不远而经过。世尊遥见提婆达兜自将门徒,便说此偈:
“莫亲恶知识,亦莫愚从事,
 当近善知识,人中最胜者。
 人本无有恶,习近恶知识,
 后必种恶根,永在暗冥中。”
是时,提婆达兜五百弟子闻世尊说此偈已,便来至世尊所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;斯须退坐,向世尊悔过:“我等愚惑,无所识知,惟愿世尊受我等忏悔!”
尔时,世尊受彼五百比丘忏悔,便与说法,令得信根。
尔时,五百比丘在闲静之处思惟深法。所以然者?族姓子出家学道,以信坚固,修无上梵行。尔时,彼五百比丘便成阿罗汉:生死已尽,所作已办,梵行已立,更不复受胎有,如实知之。尔时,五百人成阿罗汉。
是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   宽子 :汝等比丘!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遇明,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,持净戒者。不得贩卖贸易,安置田宅,畜养人民奴卑畜生,一切种植及诸财宝,皆当远离,如避火坑。不得斩伐草木,垦土掘地。合和汤药,占相吉凶,仰观星宿,推步盈虚,历数算计,皆所不应,节身时食,清净自活,不得参预世事,通致使命,咒术仙药,结好贵人,亲厚媟慢,皆不应作。当自端心,正念求度,不得包藏瑕疵,显异惑众,于四供养,知量知足,趣得供事,不应畜积。
   宽子 :很多师兄说,现在末法
   宽子 :很多邪师邪说
   宽子 :我们不懂分辨,怎办?
   宽子 :佛陀说,以戒为师
   宽子 :我们找的善知识,以什么为标准
   宽子 :《慈经》
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。接着,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:
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,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。
   宽子 :我们可以参考慈经
   宽子 :如当断,如是当知、当吐、当息、当舍,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接下来,我们看看,善知识,大师,应该教导的是什么
   宽子 :何等为五?谓色受阴,受、想、行、识受阴。欲断此五受阴,当求大师。
   宽子 :断五受阴
   宽子 :大师应该教导,断五受阴
   宽子 :如当断,如是当知、当吐、当息、当舍,亦复如是。
如求大师,如是胜师者、顺次师者、教诫者、胜教诫者、顺次教诫者、通者、广通者、圆通者、导者、广导者、究竟导者、说者、广说者、顺次说者、正者、伴者、真知识者、亲者、愍者、悲者、崇义者、安慰者、崇乐者、崇触者、崇安慰者、欲者、精进者、方便者、勤者、勇猛者、固者、强者、堪能者、专者、心不退者、坚执持者、常习者、不放逸者、和合者、思量者、忆念者、觉者、知者、明者、慧者、受者、思惟者、梵行者、念处者、正勤者、如意足者、根者、力者、觉分者、道分者、止者、观者、念身者、正忆念者,亦复如是。

   宽子 :上面这些,都是大师该有的条件
   宽子 :顺次师者、教诫者、胜教诫者、顺次教诫者、通者、广通者、圆通者、导者、广导者、究竟导者、说者、广说者、顺次说者、正者、伴者、真知识者
   宽子 :正智正觉者,知行合一者
   宽子 :能伴随众生而引导
   宽子 :我们看看大师的慈悲
   宽子 :伴者、真知识者、亲者、愍者、悲者、崇义者、安慰者、崇乐者、崇触者、崇安慰者、欲者、
   宽子 :如亲人,如爱人,如父母,如朋友
   宽子 :悲怜众生,能安慰众生,令众生安稳,能陪伴,能感同身受的令众生安心
   宽子 :引导众生解脱轮回
   宽子 :能迎合众生的欲,乐,触,受,爱,而去安慰说法
   宽子 :精进者、方便者、勤者、勇猛者、固者、强者、堪能者、专者、心不退者、坚执持者、常习者、不放逸者、和合者、思量者、忆念者、觉者、知者、明者、慧者、
   宽子 :大师有的特征
   宽子 :精进者、方便者、勤者、勇猛者、固者、强者、堪能者、专者、心不退者
   宽子 :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方向
   宽子 :坚执持者、常习者、不放逸者、和合者、思量者、忆念者
   宽子 :汝等比丘,求善知识,求善护助,无如不忘念。若有不忘念者,诸烦恼贼则不能入。是故汝等,常当摄念在心。若失念者,则失诸功德。若念力坚强,虽入五欲贼中,不为所害。譬如著铠入阵,则无所畏,是名不忘念。
   宽子 :不忘念
   宽子 :善知识教导摄心,教导持戒
   宽子 :我们要念念不忘
   宽子 :常当摄念在心
   宽子 :守护自心
   宽子 :坚执持者、常习者、不放逸者
   宽子 :我们不单只是要找大师
   宽子 :我们找大师的目的,是把自己变成大师,成就大师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看看大师该有的学习
   宽子 :大师怎样学习,我们就怎样学习
   宽子 :受者、思惟者、梵行者、念处者、正勤者、如意足者、根者、力者、觉分者、道分者、止者、观者、念身者、正忆念者,亦复如是。
   宽子 :念处者、正勤者、如意足者、根者、力者、觉分者、道分者
   宽子 :这是三十七道品
   宽子 :四念处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,五力,七觉支,八正道
   宽子 :止者、观者
   宽子 :止观
   宽子 :念身者、正忆念者,亦复如是。
   宽子 :不净观者,念佛者
   宽子 :四谛,十二因缘,都是大师有的
   宽子 :各种基础正见,大师都要成就
   宽子 :当自端心,正念求度,不得包藏瑕疵,显异惑众,于四供养,知量知足,趣得供事,不应畜积。
   宽子 :我们不要天天去叹息末法
   宽子 :这只是懒人的借口
   宽子 :打开经文,全是正法
   宽子 :只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和惰性
   宽子 :自己考了最后
   宽子 :自己不勤奋,赖学校不好
   宽子 :我们叹息末法的时间,多过了学习的时间
   宽子 :到处埋怨
   宽子 :如果把这个叹息的时间,用来学习
   宽子 :那怕点滴
   宽子 :也更胜从前
   宽子 :我们这个群,认真学习基础正见,是一种坚持决心
   宽子 :马马虎虎,我们时常都可以得到
   宽子 :不学习的同学,进来了,也能听听,但是如果进来放逸,随便不跟随学习,那就会被禁言,或者踢出去
   宽子 :学习认真,觉知认真
   宽子 :正见,正思惟
   宽子 :胡言乱语的群,到处可见
   宽子 :所以难得有一个学习佛经的地方
   宽子 :大家一起守护
   宽子 :今天就先聊到这
   宽子 :大家可以根据佛经交流
   宽子 :闲聊就不必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7-4 04:27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总结
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,已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”
诸比丘白佛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世八法世间转?”
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无施、无会、无说,无善趣、恶趣业报,无此世、他世,无母、无父、无众生、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,若此世、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?”
诸比丘白佛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   宽子 :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   宽子 :昨天我们说过,答案,解答,都是一样的
    宽子 :所以接下来的经,才会说,次第如上三经
    宽子 :也就是说,你学了这个基础正见,你能解答,对治,对照这些一切
    宽子 :也就是说,你学了基础正见,能穿透一切经文
    宽子 :四谛,十二因缘,三十七道品,七善处,五蕴,十八界,六入,八正道这些
    宽子 :我们看看第一个
    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,已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
    宽子 :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若未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,已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
    宽子 :佛陀问这个问题,我们懂不懂回答
    宽子 :若未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
    宽子 :也就是我们为何生下来就有这些,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生
    宽子 :已起有漏、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
    宽子 :而长大了,更加多这些,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?
    宽子 :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
    宽子 :这些回答,都是一样的
    宽子 :无明,行,识,名色,六入
    宽子 :触,受,爱,取
    宽子 :所以产生障碍、烧燃、忧、悲、恼苦
    宽子 :触,受,爱,取,有
    宽子 :打少一个
    宽子 :再加上色是无常,无常是苦
    宽子 :所以也是离不开四谛的核心
    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世八法世间转?”
    宽子 :第二个经文
    宽子 :八法世间转
    宽子 :什么是八法
    宽子 :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,八风吹不动的八风
    宽子 :一、利,二、衰,三、毁,四、誉,五、称,六、讥,七、苦,八、乐
    宽子 :攀缘,名色所得
    宽子 :五阴受所得
    宽子 :名利,利益
    宽子 :无明无知所求
    宽子 :为何追逐名利?
    宽子 :不懂色是无常,不懂无常是苦,是变易,有我,相在
    宽子 :衰,悲哀,伤痛
    宽子 :是说我们有我,相在,才会去追逐名利
    宽子 :师兄懂什么意思是不相在吗?
    宽子 :没有不变,不变化的事物,形相
    宽子 :一、利,二、衰,三、毁,四、誉,五、称,六、讥,七、苦,八、乐
    宽子 :这八风,都是因为五阴受
    宽子 :所以经文说,所有的回答都是一样的,源头都是一样的
    宽子 :佛告诸比丘:“色有故,色起,色系、著故,于色见我,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诸比丘,于意云何?色为常耶?为非常耶?”
答曰:“无常,世尊。”
复问:“若无常者,是苦耶?”
答曰:“是苦,世尊。”
“如是,比丘,若无常者是苦,是苦有故,是事起、系、著、见我,若未起忧、悲、恼苦令起,已起忧、悲、恼苦重令增广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是故,诸比丘,诸所有色,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   宽子 :都是以上这个答案
    宽子 :诸比丘白佛言:“世尊是法根、法眼、法依。”如是广说,次第如上三经。
    宽子 :所以心经说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
    宽子 :因为一样从五阴受
    宽子 :一切苦厄的来源
    宽子 :大乘,中乘,小乘,不管什么乘,都是从这个基础开始
    宽子 :所以阿含经说了金刚经,说了心经,说了大乘法
    宽子 :说了八风吹不动,说了禅宗,说了顿悟
    宽子 :为何那么说
    宽子 :我们看看下面经文
    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何所有故,何所起,何所系著,何所见我,令诸众生作如是见、如是说:无施、无会、无说,无善趣、恶趣业报,无此世、他世,无母、无父、无众生、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,若此世、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?”

    宽子 :无施、无会、无说,无善趣、恶趣业报,无此世、他世,无母、无父、无众生、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,若此世、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
    宽子 :无四相
    宽子 :这就是和金刚经一样的
    宽子 :要证到这个要怎样?
    宽子 :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
    宽子 :所以很多人认为基础是小乘
    宽子 :是小法
    宽子 :阿含经开始第一卷第一经,已经是大法了
    宽子 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观色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观。正观者,则生厌离;厌离者,喜贪尽;喜贪尽者,说心解脱。如是观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观。正观者,则生厌离;厌离者,喜贪尽;喜贪尽者,说心解脱。如是,比丘,心解脱者,若欲自证,则能自证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。如观无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复如是。”
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    宽子 :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
    宽子 :就是和这个经文一样
    宽子 :正慧
    宽子 :行深,觉知正慧,正知正见
    宽子 :当观色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观
    宽子 :为何自在?
    宽子 :心解脱
    宽子 :说心解脱。如是观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观
    宽子 :厌离者,喜贪尽;喜贪尽者,说心解脱
    宽子 :我们时常说观自在
    宽子 :三毒染着,何来自在?
    宽子 :为何染着?
    宽子 :不懂基础,不懂正见,正思惟,正语,正业,正命,正精进,正念,正定
    宽子 :不懂八正道
    宽子 :所以不能不染三毒,不能不染三毒,就观不了自在,心不得解脱
    宽子 :所以佛陀教的,都是很明白,很清楚的扎实基础
    宽子 :自己把这个修好了,就能贯穿经文
    宽子 :无施、无会、无说,无善趣、恶趣业报,无此世、他世,无母、无父、无众生、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,若此世、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
    宽子 :心无所住,而生其心
    宽子 :自知身作证具足住
    宽子 :不是我什么都不要了,不理了,叫心无所住
    宽子 :而是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于第一义而不动
    宽子 :这是不染
    宽子 :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进步呢?
    宽子 :我们看看这个
    宽子 :《慈经》
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。接着,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:
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,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。
    宽子 :这个为标准
    宽子 :这样的人,才有戒行
    宽子 :应当培养这些特质
    宽子 :当我们做不到,就要一而再的学习,思惟基础
    宽子 :所以我们要反复的学习佛经,熏陶自己的不足
    宽子 :修行,学佛,是在修,在学,不是做到了,做好了
    宽子 :做不好,做不到,也不该沮丧
    宽子 :这就是八风里面的哀
小草 :[ 群聊的聊天记录 ]
    宽子 :这就是八风里面的哀
    宽子 :佛陀说,滴水穿石之力
    宽子 :力虽小,但是坚持不断
    宽子 :勇敢,坚持
    宽子 :很多时候,不是因为力小
    宽子 :而是因为不能坚持,没有恒心
    宽子 :佛陀比喻说,就好像钻木取火
    宽子 :钻木取火,你要一直转,不能停,等木头一直摩擦到很热起火
    宽子 :你如果一停
    宽子 :木头马上冷了
    宽子 :又要从新开始
    宽子 :这就是坚持不懈
    宽子 :我们不需要很猛的修行
    宽子 :适合的修行
    宽子 :但是坚持
    宽子 :我定了功课,每天准时完成
    宽子 :这叫坚持
    宽子 :风雨不改
    宽子 :
    宽子 :打坐每天坚持
    宽子 :每天九点睡觉,早上4点起来
    宽子 :风雨不改
    宽子 :这些都是
    宽子 :生活坚持规律
    宽子 :五点到七点学习,然后上班
    宽子 :或者四点半到六点半
    宽子 :两小时
    宽子 :其他时间,可以留给生活
    宽子 :在生活上的修行
    宽子 :晚上也一样
    宽子 :可以七点半到八点半做功课
    宽子 :一个小时
    宽子 :今天就先聊到这
    宽子 :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
主题

205

帖子

783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8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7-7 14:5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杂阿含132经
   宽子 :这时,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:「假若沙门、婆罗门,对于色不习近的话,就不会随着魔之自在,不会入于魔手,不会随魔所欲,不会被魔缚所缚,会解脱魔系。不习近于受、想、行、识,也是如是。

   宽子 :“佛子,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修行法。何等为十?所谓:恭敬尊重诸善知识修行法;常为诸天之所觉悟修行法;于诸佛所常怀惭愧修行法;哀愍众生不舍生死修行法;事必究竟心无变动修行法;专念随逐发大乘心诸菩萨众精勤修学修行法;远离邪见勤求正道修行法;摧破众魔及烦恼业修行法;知诸众生根性胜劣而为说法令住佛地修行法;安住无边广大法界除灭烦恼令身清净修行法。是为十。若诸菩萨安住其中,则得如来无上修行法。
   宽子 :“佛子,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。何等为十?所谓:蕴魔,生诸取故;烦恼魔,恒杂染故;业魔,能障碍故;心魔,起高慢故;死魔,舍生处故;天魔,自憍纵故;善根魔,恒执取故;三昧魔,久耽味故;善知识魔,起著心故;菩提法智魔,不愿舍离故。是为十。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,速求远离。
   宽子 :“佛子,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。何等为十?所谓: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;恶心布施,瞋心持戒,舍恶性人,远懈怠者,轻慢乱意,讥嫌恶慧,是为魔业;于甚深法心生悭吝,有堪化者而不为说,若得财利恭敬供养,虽非法器而强为说,是为魔业;不乐听闻诸波罗蜜,假使闻说而不修行,虽亦修行多生懈怠,以懈怠故,志意狭劣,不求无上大菩提法,是为魔业;远善知识,近恶知识,乐求二乘,不乐受生,志尚涅槃离欲寂静,是为魔业;于菩萨所起瞋恚心,恶眼视之,求其罪衅,说其过恶,断彼所有财利供养,是为魔业;诽谤正法不乐听闻,假使得闻便生毁呰,见人说法不生尊重,言自说是,余说悉非,是为魔业;乐学世论巧述文词,开阐二乘,隐覆深法,或以妙义授非其人,远离菩提住于邪道,是为魔业;已得解脱、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,未得解脱、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,是为魔业;增长我慢,无有恭敬,于诸众生多行恼害,不求正法真实智慧,其心弊恶难可开悟,是为魔业。是为十。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,勤求佛业。
   宽子 :“佛子,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。何等为十?所谓:近善知识恭敬供养,舍离魔业;不自尊举,不自赞叹,舍离魔业;于佛深法信解不谤,舍离魔业;未曾忘失一切智心,舍离魔业;勤修妙行恒不放逸,舍离魔业;常求一切菩萨藏法,舍离魔业;恒演说法,心无疲倦,舍离魔业;归依十方一切诸佛,起救护想,舍离魔业;信受忆念一切诸佛,神力加持,舍离魔业;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,平等无二,舍离魔业。是为十。若诸菩萨安住此法,则能出离一切魔道。

   宽子 :今天结合一点华严经的内容,一起学习
   宽子 :可以扩展一下我们的认知
   宽子 :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若沙门、婆罗门于色不习近者,不随魔自在,不入魔手,不随魔所欲,非魔缚所缚,解脱魔系;不习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”
   宽子 :于色不习近者,不随魔自在
   宽子 :首先我们要懂五受阴的攀缘捉取
   宽子 :色 ,受,想,行,识,的集因
   宽子 :不习近,不集近
   宽子 :不靠近魔
   宽子 :不把魔攀缘回来
   宽子 :不把魔集合到自己身边
   宽子 :所谓:蕴魔,生诸取故
   宽子 :无知,产生各种爱取
   宽子 :生,取
   宽子 :五蕴迷惑颠倒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一直来的经文,提到五阴最多
   宽子 :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
   宽子 :因为不懂五阴的各种,就不懂基础
   宽子 :不懂色,色集,色灭,色灭之道,色味,色患,色离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要远离魔,要懂色患之苦,色患之因
   宽子 :要懂色患之因,要懂色如何所集
   宽子 :色味之迷
   宽子 :要解决,要懂色灭之道
   宽子 :这都是魔的入口处
   宽子 :就好像我们要捉老鼠,要懂老鼠从哪进来,它从哪里出现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要降伏魔也一样
   宽子 :烦恼魔,恒杂染故;业魔,能障碍故
   宽子 :烦恼魔,恒杂染故
   宽子 :杂染
   宽子 :什么都捉取,六根不停歇
   宽子 :一会想看电影,一会想吃饭,一会想去唱歌,一会想各种生活出路
   宽子 :想各种在轮回生存的颠倒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的烦恼,是沉醉在造作轮回里
   宽子 :被捆缚迷惑
   宽子 :就好像白老鼠,给你个轮子,你不停的跑
   宽子 :然后对自己说,快到了快到了,快成功了
   宽子 :上面的人,看到白老鼠如此,就会觉得傻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如此颠倒,叫被魔所缚
   宽子 :用我们的话说,叫受病了
   宽子 :业魔,能障碍故
   宽子 :造业,造作
   宽子 :捉取叫造,自己去制造
   宽子 :制造才有业
   宽子 :造我们的方向
   宽子 :所以八正道有正业
   宽子 :正确的方向
   宽子 :我们学佛,不是一开始就说,我心无所住,本来无一物
   宽子 :你说本来无一物,为何还每天颠倒生气贪心呢
   宽子 :所以自己没有方向,造的都是邪业
   宽子 :基础不牢靠
   宽子 :所以我想本来无一物,但是却造邪业
   宽子 :我心是散乱的,没有正见方向
   宽子 :不能正确的纠正自己,那么想的再好,也做不好
   宽子 :业魔,能障碍故
   宽子 :邪业是障碍,正业走向破除迷惑,破除无明
   宽子 :到最后,才能走向解脱,不染正邪业,不二般若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开始前进,不能没有八正道
   宽子 :就好像走出漩涡,不能没有绳子的开始
   宽子 :要不然你再大声喊,我要出漩涡,我要出漩涡
   宽子 :力不从心
   宽子 :因为你不懂如何得到绳子,不懂需要绳子的道理
   宽子 :别人在漩涡外面说,我不需要绳子,你看,我多自在
   宽子 :你又学别人说,对哦,我不需要绳子的,原来
   宽子 :所以七觉支有择法觉支
   宽子 :觉知,需要去思惟,去探索,去认知,去懂
   宽子 :心魔,起高慢故;死魔,舍生处故
   宽子 :心为何起高慢
   宽子 :因为心不明了彻底
   宽子 :心还捉取,对比
   宽子 :对比了,才有高低,才有傲慢
   宽子 :执着一边
   宽子 :执着于二处对比
   宽子 :你看我比你好
   宽子 :所以佛法的不染处,是不思善,不思恶
   宽子 :不着两边,才没有对比
   宽子 :没有对比,才没有迷惑颠倒,攀缘捉取
   宽子 :因为解脱,不需要好坏的约束
   宽子 :所以叫不二法门
   宽子 :没有二处对比
   宽子 :没有分别心
   宽子 :有分别,才会有高傲
   宽子 :没有分别心,不是初学就说不分正邪
   宽子 :而是用正向解脱,达到最高处,才自在不分别
   宽子 :就是说,用正修行,来明白真正的不捉取自在不分别
   宽子 :如果初学开始就没有正见,那就会注定散乱堕落
   宽子 :死魔,舍生处故
   宽子 :舍生处,什么意思呢?
   宽子 :舍弃探索思惟出生源头
   宽子 :就是不懂为何出生
   宽子 :所以你才会害怕死亡,才会轮回死亡
   宽子 :不学佛法,不懂无明,不懂十二因缘
   宽子 :不懂四谛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没法了解生老病死
   宽子 :被死魔所缚
   宽子 :很多人学佛了,都是很迷惑

   宽子 :也有人自己认为自己学的很深了,懂禅了,本来无一物了
   宽子 :结果对境,还是有心无力
   宽子 :为何呢?
   宽子 :舍生处故
   宽子 :所以学了几十年,还是恐惧颠倒
   宽子 :最后没法了,带业往生吧,阿弥陀佛
   宽子 :心没法安定
   宽子 :不明理故
   宽子 :平时很多时间也不学习
   宽子 :你说他,他说看经文没用,还不如念佛号,念完就行了,轻松,该贪还是贪,该生气一样生气
   宽子 :所以我们有时间,还是学各种正法,去探索源头,去明了,解脱轮回
   宽子 :做个符合佛菩萨标准,慈悲的人

   宽子 :《慈经》
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。接着,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:
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,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。

   宽子 :这是我们的目标
   宽子 :天魔,自憍纵故;善根魔,恒执取故;三昧魔,久耽味故;善知识魔,起著心故
   宽子 :天魔,波筍
   宽子 :因为侨纵自己的境界
   宽子 :被自身无明所缚
   宽子 :就好比我们世间的邪师
   宽子 :好为人师,不思进取
   宽子 :不能符合慈经以上
   宽子 :也不懂断身见
   宽子 :所以才会有所固执娇纵
   宽子 :善根魔,恒执取故
   宽子 :我们看回上面,就会懂得为何说,善根也是魔
   宽子 :因为有对比心,爱取心
   宽子 :心所系,心所爱
   宽子 :所以金刚经说,不住相布施
   宽子 :我对他好,他背后说我不好
   宽子 :生气了
   宽子 :我是好人也被说
   宽子 :你们没良心
   宽子 :所以善而起烦恼
   宽子 :善根魔
   宽子 :三昧魔,久耽味故
   宽子 :定魔
   宽子 :定的危险
   宽子 :沉迷于禅乐
   宽子 :耽误在禅境界而不得提升智慧,提升正觉
   宽子 :就好像在沙漠上,看见绿洲
   宽子 :自己就呆在那了,不愿意继续走向更大的广阔草原
   宽子 :菩提法智魔,不愿舍离故。
   宽子 :沉迷于佛法
   宽子 :不懂佛法的用处
   宽子 :就好像有人家里买了很多佛像
   宽子 :变成了爱好
   宽子 :而不懂佛像的意义
   宽子 :知而不能行,学而不能用
   宽子 :佛陀说,何以故,不解我所说故
   宽子 :学而能用,用而能明,明而能不染
   宽子 :所以才能了解佛陀说的,实无法可说
   宽子 :这是最终结果
   宽子 :不要把结果当开始
   宽子 :法尚应舍,为何舍,通透故
   宽子 :我都懂了,不用课本了
   宽子 :所以说法无碍,辩才无碍
   宽子 :不然你说你懂,别人一问你怎办?
   宽子 :今天就先聊到这,把十魔聊完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禅净中心  

GMT+8, 2023-9-24 11:21 , Processed in 2.412181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