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禅净中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433|回复: 8

三十七道品

[复制链接]

12

主题

13

帖子

4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2
发表于 2016-8-29 14:14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道品,为梵语bodhi-pāk?ika 之意译,又作菩提分、觉支,即为追求智慧,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。又称三十七觉支、三十七菩提分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三十七品道法。循此三十七法而修,即可次第趋于菩提,故称为菩提分法。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
  
四念处,又作四念住。
(法界次第)
1.观身不净 2.观受是苦 3.观心无常 4.观法无我
(1)身念处,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。
(2)受念处,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。
(3)心念处,观此识心念念生灭,更无常住。
(4)法念处,观诸法因缘生,无自主自在之性,是为诸法无我。

四正勤,又作四正断。
(法界次第)

  
(1)已生恶令永断。

(2)未生恶令不生。
(3)未生善令生起。
(4)已生善令增长。

四如意足,又作四神足。
(法界次第)


(1)欲如意足,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。

(2)精进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专注一心,无有间杂,而能如愿满足。
(3)念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记忆不忘,如愿满足。
(4)思惟如意足,心思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如愿满足。

五根

﹝出法界次第﹞
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,虽善萌微发,根犹未生,根未生故,善萌易坏。今修五法,使善根生,故以根为名也。(四念处者,一观身不净、二观受是苦、三观心无常、四观法无我也。)

  [一、信根],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,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,是名信根。(正道者,即四念处观也。助道者,即五停心之观也。无漏者,因修禅定不落生死也。)
  [二、精进根],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,倍策精进,勤求不息,是名精进根。
  [三、念根],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,一心观想,不令邪妄得入,是名念根。
  [四、定根],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,一心寂定,相应不散,是名定根。
  [五、慧根],谓四念处之慧,为定法所摄,内性自照,不从他知,是名慧根。
  
五力
﹝出法界次第﹞


五根坚固发生力量,叫做“五力”,即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信力是信根增长,能破诸邪信;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之懈怠;念力是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;定力是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;慧力是慧根增长,能破三界之诸惑。  

止观辅行问云:名同于根,何须更立?答:善根虽生,恶犹未破,更须修习,令根增长。根成恶破,复名为力。

  [一、信力],谓信正道及助道法,若信根增长,则能遮诸烦恼,不为偏小诸疑所动,故名信力。
  [二、精进力],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,若精进根增长,则能除身心懈怠,成办出世之法,是为精进力。
  [三、念力],谓念正道及助道法,若念根增长,则能破诸邪想,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,是为念力。
  [四、定力],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,若定根增长,则能破诸乱想,发诸事理禅定,是为定力。(事理禅定者,事即色界、无色界、禅定也。理即声闻等依理修习所发禅定是也。)
  [五、慧力],谓四念处之慧,照了一切诸法,若慧根增长,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,破一切偏小之慧,故名慧力。
  
  
七觉分 又作七菩提分
﹝出法界次第﹞


觉,即觉了。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。分即支分,谓此七种法,各有支派分齐,不相杂乱,故名七觉分,亦名七觉支。择、进、喜三觉分,属慧;除、舍、定三觉分,属定;念觉分兼属定、慧。故摩诃止观云:修此七觉,即得入道。是也。


  [一、择法觉分],择,即拣择。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,善能简别真伪,而不谬取虚伪之法,故名择法觉分。
  [二、精进觉分],不杂名精,无间名进。谓修诸道法之时,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,而于真正法中,常能用心专一,无有间歇,故名精进觉分。
  [三、喜觉分],喜,即欢喜。谓心契悟真法,得欢喜时,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,住真法喜,故名喜觉分。
  [四、除觉分],除,即断除。谓断除诸见烦恼之时,善能觉了,除去虚伪之法,增长真正善根,故名除觉分。
  [五、舍觉分],舍,即舍离。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,善能觉了虚伪不实,永不追忆,故名舍觉分。
  [六、定觉分],定,即禅定。谓发禅定之时,善能觉了诸禅,不生烦恼妄想,是名定觉分。
  [七、念觉分],念,即思念。谓修诸道法之时,善能觉了,常使定慧均平。若心昏沉之时,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,观察诸法,令不昏沉;若心浮动之时,当念用除觉分除身口之过非,用舍觉分舍于观智;用定觉分入正禅定,摄其散心,令不浮动,是名念觉分。
  
八正道 又作八正道分
﹝出法界次第﹞


又名八圣道,即八条圣者的道法。


一、正见,即正确的知见。
二、正思惟,即正确的思考。
三、正语,即正当的言语。
四、正业,即正当的行为。
五、正命,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。
六、正精进,即正当的努力。
七、正念,即正确的观念。
八、正定,即正确的禅定。修此八正道,便可证得阿罗汉果。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7

帖子

11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0
发表于 2020-11-9 02:33:3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十七道品  四念处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 根 五力 七菩提 八圣道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7

帖子

11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0
发表于 2021-3-23 22:51:1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四念处 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7

帖子

11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0
发表于 2021-3-23 22:54:1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四正勤    已生恶令永断,未生恶令不生,未生善令生起,已生善令增长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7

帖子

11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0
发表于 2021-3-23 22:55:2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四如意足  欲神足,精进神足,念神足,思维神足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禅净中心  

GMT+8, 2023-6-9 20:03 , Processed in 0.11121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