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 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帖子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85|回复: 0

《经律异相》故事:​ 变形拔友

  [复制链接]

274

主题

0

回帖

103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1038
发表于 2024-3-1 21:07:5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今天的故事出自《经律异相》。

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,因为积福而生天,成为帝释天王。

他由于之前修学佛法的道力,能够明了五欲六尘的本质,经常生起“苦、空、无身”的觉照与作意,安住在座时则能常自警惕,出游时则能广行劝化,开拓智光,精进地修行,从不懈怠。
他又能哀怜尘世的众生,不忍舍弃。

他见到一位过去生中一同修行的道友,由于没能出离轮回,今世转生为女人,嫁给一位商人作妻子,一直在市集中忙着经营生意,完全被钱财迷惑,忘记了以前的修行,不能生起正念、思维无常了。

帝释于是化作客商来到这里,妇人用一向招待主顾的态度来招呼他,请他上座。

客商深深注视着妇人,微微含笑。妇人觉察后,觉得十分讶异,但是她发现商人并没有轻薄的神态,只是觉得他的含笑不言之中蕴含着无穷深意。

妇人身旁站着她的儿子,手中敲着小鼓,一个人玩得很开心。商人又深深注视那个小儿,依然微笑不语。

妇人邻居的父亲病了,想要杀一头牛来拜神祈祷,正巧牵着牛走过。商人又深深注视那个牵着牛的少年,暗自微笑。

没过多久,又来了一位邻居,是位妇人,手里抱着心爱的儿子,那小儿手中玩弄着小刀。

突然,那小刀划破了母亲的脸颊,鲜血直流,染红了颈部,大家见后都十分惊骇,但客商却仍然微笑不语。

妇人暗中留意那位客商的举止,觉得十分诧异,便问道:

“您坐在我面前,含笑不止,又看着我儿和邻人一直笑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客商回答说:“你我曾是彼此非常知心的朋友,难道你忘了吗?”

妇人听后脸色立刻变了,很不高兴,怪这客商言语唐突而无礼。

于是,客商又说:“那个玩鼓的小孩本来是你的父亲,他死后受到恶业的驱使,有一次投生为牛,牛死后,牛皮就被用来做鼓,而偿还前生的债。

牛被宰杀后,罪业已尽,又获得作人的机会。他的业识处于中阴阶段时,十分迷茫,不知该去哪里投胎,恰好碰见你怀孕,于是便做了你的儿子。

你看,他前世是你的父亲,今生是你的儿子,你都已经不认识了,更何况多生多劫的生死轮回呢?

而且,那小儿手中玩鼓,鼓所用的皮正是他前一世作牛时的皮,这小孩竟然敲击寻乐,忘却前世的痛苦与业因了。

你的邻人,因为父亲生病而杀牛献媚于神,以求增加父亲的福祉。可惜她不知道,杀生不仅对于治病没有帮助,反而是结下怨毒、种下祸根。

来世,这头牛会转生为人,而他的父亲会投胎作牛。因缘的转换就像交易一样,痛苦与快乐互相伴随。

此人昏昧,不解因果,才会做出愚孝的行为,反而连累了她的父亲啊!

还有那位邻妇,在过去生做人的正妻,她的儿子过去生为女人,与她奉事同一位丈夫,是偏房。正妻凶悍而且嫉妒心很强,经常用恶毒的手段虐待她。

正妻死后,下一生就是今生,仍然是人妇,而偏房死后,却生作正妻的儿子。

现在,邻妇的儿子用刀划破她的脸颊,正是要报复以前的怨仇,而邻妇受苦也不敢怨恨,正是因为自己以前的恶业啊!

唉!生死轮回总是无常,权势常常互相转移。恶业随身就像影子随形。

而凡夫每隔一生,便完全忘失了宿生的种种善恶业因。

如此累报以来,沉沉长夜,所造惑业、所受罪苦,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呢?我之所以含笑不止,正是这缘故啊!

需知,世间的荣华富贵,转眼之间即便消灭,一切都是无常。

切莫随同流俗的愚痴暗昧,当务之急是严持五戒、精修六度、力求自拔。

我现在要回去了,以后会再来看你!”

妇人听后,渐渐了悟,于是一改前态,斋心洁志,从华丽变为朴素,盼着这位客商能再来。

后来,帝释又来了,但他这次化成一个面貌丑陋、衣服破烂的人,向守门人说:“我的朋友在里面,请代我唤来。”

守门人进去禀告主妇,妇人出来看后说:“你不是我的朋友。”

帝释又微笑不止,说道:“才隔了没几天,我变化形貌、更改衣服,你便不认得了,更何况是隔了几世几代的人事呢?”

于是帝释又深重叮咛:“你当勤奉佛法、摄心止念,依教起修,人身易失,佛世难逢,生命在呼吸之间,不要溺堕在业海苦坑之中啊!”

说完便隐身不见了。

这位妇人便是弥勒菩萨的前身。

真是悲哀啊!众生在轮回之中,一旦进入胞胎受生,由于隔阴之迷,便将前世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。

但事实上,我们今生最喜欢或最厌恶的人事物正是宿生习气之中最重的。同样,我们今生能闻佛法,慕向佛道,也是因为曾经多生累劫受持佛法。

可惭愧的是,我们一生一生的修行都还没成功,所以才辗转轮回到今生,如果再不急切寻求出离,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?

而我们的亲戚眷属也必然在过去生对于佛法种下了善根,但因为隔阴之迷,大多都忘记了。

他们只要得到善巧提点与引导,一定都能从佛法中获得利益。

《无量寿经》说:“假使大火满三千,乘佛威德悉能超。”

愿在佛力的慈光照耀之中,一切众生都能业消智朗、成就佛道!




当生成就才是真实的功德利益。

如果我们这一生不成就,

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利益,

统统是枉然,

一投胎又有隔阴之迷。

所以真正的功德利益就是

能在今生往生西方净土。



我们眼前所得到的人事物,

全是梦中境界,

一场空而已!

我们每个人死时,

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。

用睡觉比喻死亡,

我们每天晚上睡着就是小死一次。

我们睡熟时做梦,

哪一样东西能带到梦中去受用?

所以,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自己的。

就连身体也不是自己的,

因为当我们睡着时,

即使人家把身体搬走了,

我们都不知道。

所以,我们每天睡觉醒来后,

都要好好想一想

“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”。

如果能常常想这个,

我们就会觉悟,

再也不会造作罪业了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7-26 04:25 , Processed in 0.02827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