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04|回复: 0

阿含经故事:11.对佛陀最诚敬的供养

[复制链接]

275

主题

0

回帖

1045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1045
发表于 2025-7-12 19:17:4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子一 于 2025-7-12 19:25 编辑

       佛陀八十岁那年,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。
  那时,佛陀患了严重的腹泻,到城中的沙罗林就无法再走了,遂选择在林中的双树间入灭。

  佛陀要求尊者阿难在双树间为他铺床,头朝北,面向西,双足交迭,保持正知正念侧卧。这时,沙罗树虽然不在开花的季节,却开起花来,花朵从树上掉落下来,纷纷落在佛陀身上。除了沙罗树花外,还有更多的曼陀罗花与栴檀香末,从空中飘下,落在佛陀身上,也飘满了附近的地面,空中还响起了乐声与歌声。

  对这些奇异的景象,佛陀为尊者阿难解释道:  「阿难!这是一些栖居在沙罗树林,笃信如来的夜叉天神,以奇异的花来供养我,但这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。」

  「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呢?」尊者阿难问。
  「只有能受持正法,实践正法,随戒、随法而行的,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!」佛陀说。

   于是,就有这样的偈颂,将这个情形记录流传下来:
   
   「佛在双树间,偃卧心不乱。 
     树神心清净,以花散佛上。
      阿难白佛言:云何名供养?
      受法而能行,觉华而为供。
      紫金华如轮,散佛未为供;
      阴界入无我,乃名第一供。」


………………

  按 语

  一、本则故事取材自《长阿含第二游行经》、《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》
  二、佛陀枕右臂,左臂在上,两腿相迭的侧卧姿势,经中以「狮子卧」称之,后来也称为「吉祥卧」。
  三、以花供佛,这是现今我们的作法,但佛陀说,这不能算是供养佛,对佛陀真正的供养,是佛法的实践。
  四、怎样才是佛法的实践?偈颂中的最后一句,明白地指出是「阴、界、入无我」,这是佛法修学最核心的部分了。「阴、界、入」即五阴(蕴)、六界与六入处,这是佛陀对人的分析。五蕴即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是重于心理层面的剖析,六界即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,是重于物理性质的剖析,六入处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是重于生理层面的剖析,总括来说,阴、界、入即是我们身心活动的全部,佛法的修学,是以此为范围的,而修学的内容,就是从中体证「无我」。「无我」即是「我」的否定,这里说的「我」,是「自性」的意思。「无我」即是说:生命中没有任何「自有、常有、独有」的部分,所有的存在,都是因缘条件下的存在,当然也没有什么绝对自由意志。人们「意志的自由性」中,最粗显的就是「主宰欲」,而在主宰欲的展现中,伤害最大的莫过于愤怒、发脾气了。脾气一来,理智就不见了,伤害性的言词、行动纷纷出笼,而可怕的是伤害越大越觉得痛快。最后,不仅伤害对方,也伤害自己。所以,学佛者对自己发脾气一事,切莫以为理由充分,理所当然而等闲视之了。
  五、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: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(修学方法),有无限的善巧。又说,一切善法皆是佛法。佛法的修学方法,固然为了适应不同个性倾向必须广开法门。然而,烦恼的止息,生命的解脱,却是学佛者的共同目标,即使释迦牟尼佛也是止息烦恼的解脱者。而止息烦恼与解脱的关键,就在于无我的实践。所以,严格来说,不管您选择了哪一种修学方法,修出离心也好,修慈悲行也好,乃至于日常生活的观照觉察、打坐、参禅、念佛……一定要能将修学的内容,与无我对焦,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佛法的修学,也才算是对佛陀的礼敬与供养。

🌹感谢关注    阿含经故事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11-5 20:52 , Processed in 0.02630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