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32|回复: 0

佛典故事:周利盘特的证道因缘

  [复制链接]

274

主题

0

回帖

103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1038
发表于 2024-1-13 23:30:2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 世尊在世的时候,教团中最笨的人叫作周利盘特。在《增壹阿含经》跟《法句经》里面都提到过他,说到:


      佛在舍卫国的时候,有一位比丘叫作周利盘特,他是到了年老才出家,智慧非常的闇塞;于是 佛就叫五百位阿罗汉,轮流的去教导周利盘特。但是三年过去了,盘特连一句偈也背不起来,所以整个舍卫国里面,大家都晓得盘特的愚笨。盘特的哥哥也在僧团中出家,有一次哥哥就骂盘特,你再这样子愚昧,连戒的内容都背不起来,不如还俗回家去吧!


    盘特听到以后非常的难过,就靠在只园精舍的门口哭泣。刚好 佛经过了就问:“你为什么要哭啊?”盘特说:“哥哥讲我再不进步的话就要我还俗”,佛就安慰他说:“你跟着我出家,是依靠我——佛而得到成就,不是依靠哥哥。”所以呢,佛就带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,拿了一支扫把给他,然后要盘特念诵“扫地”,把这一句话当作一首偈。盘特从此之后呢,每天就是拿着扫把扫地,口中就念诵着扫地、扫地、扫地。



     佛告诉他:“你年老出家,现在会念这一首偈还不够,你要观察自己的,身三业、口四业、意三业,总归为心的一业。要去看一看它们是如何而起、如何而灭?观察上天堂、下地狱、入涅槃都是由于它们所生起的啊!”这样子几天后周利盘特忽然明白了,原来 佛要他去扫地,就是要扫除心中的结使与缠缚;所以自此之后,他就努力的去除三缚结、去除五下分结、去除五上分结,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。


     当时僧团规定,每天派一位比丘去为比丘尼僧团说法,有一天轮到了周利盘特,比丘尼们知道盘特不会说法,只会说扫地这一首偈,所以大家就约好把这一首偈倒过来念变成地扫,要来嘲笑周利。没想到第二天盘特上座了,比丘尼们大家想要嘻嘻哈哈来念出地扫的时候,忽然每个人的嘴巴张得大大的,却发不出声音。周利盘特于是就顺利的说完了有关扫地这一首偈,以及它的意涵,使得比丘尼们大大的佩服。



  又有一次波斯匿王在王宫设宴供养僧团,佛陀就要盘特捧着 佛陀的钵,大家顺序进入王宫,没想到门口的守卫知道盘特愚笨,故意挡住他不让他进去,盘特就只好站在皇宫的门口等待。波斯匿王拿食物要供养 佛陀,可是没有看到 佛的钵,这时候虚空中就出现了一双手,捧着佛钵进来,佛陀接过了钵,波斯匿王大惊失色的说:“这是谁的手啊!”佛回答:“这是周利盘特的手,刚才他被你的守卫挡在门口,知道我要用斋了,只好用这种方式把钵拿进来了。”



  相反的,提婆达多算是非常聪明的弟子,在很短的时间当中,提婆达多就证得了三禅。可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,聪明到自己要异想天开、要害死 佛、要自己取而代之。那为什么这两个人的情况会像这样子呢?佛陀又解释了,其实早在很多劫以前就已经种下了这个因。《六度集经》里面说到:世尊过去世为菩萨的时候,曾经是一位善于理财的长者,喜欢救济贫困、布施众生。



     有一次一位好友过世,好友的儿子放荡,败光了爸爸所留下来的家产;于是长者自己就拿出黄金千两给这个败家的儿子,教诲他说:“理财啊!当以正道为先,你要走正路,未来的福报才能无穷。”好友的儿子表面上虽然恭敬的说:“我一定遵守伯父的教诲。”但是一转身又挥霍如故,把这个千两黄金又给败光了。长者只好再拿出千两黄金,再次的救济了这一位好友的儿子。这种情形重复了五次、第六次的时候,长者又拿出了黄金千两,指着家门前一只死老鼠说:“如果是善于经营的人,拿这一只死老鼠,也可以做生意过活。”此时门外有一个乞丐听到了这句话,就把这一只死老鼠捡起来,上街去乞讨了调味料,然后精心的烹煮这一只老鼠肉,拿到市场上去卖,卖到了两个铜板,用这两个铜板再批发一些蔬菜上街去贩卖,就这样子渐渐的赚钱、经营,成为富有之人。



  有一天这位富人就想到:我本来是个乞丐,无意当中听到长者的教诲,才成就了今日的财富,那我应该要回报长者。所以他就打造了一只黄金做的老鼠,用各种的宝石塞在这个老鼠的肚子里面,放在银做的桌子上,上面铺着璎珞,然后拿来供养给长者。长者知道以后就很高兴的说:“善哉!大丈夫,你是一位能够接受教诲的人。”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,继承了长者的家业,从此以后呢,敬奉佛法僧三宝,以四无量心广行布施。佛说:“这一位长者就是我——世尊的过去世,那一位乞丐就是周利盘特比丘,而那一位浪荡子呢是提婆达多。



      提婆达多过去虽然听闻我所说的经多达六亿品,可是他的嘴巴虽然说好啊!好啊!可是他作出来的行为,却是违逆我的教导,并没有把它付诸实践,所以他死后入太山地狱,也就是第七层地狱。而周利盘特比丘呢,虽然他只听了我一句话,但是却欢喜奉行,以此度化众生。一个人如果有言无行,就好像拿着膏药贴在自己的眼睛上,自己遮盖了自己,这个只能叫作小人之智。如果一个人呢,他的言行一致,就如同日月光明,这才是大人之智。菩萨们行布施波罗蜜、行佛法就应该如此。”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9-19 17:54 , Processed in 0.02382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