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186|回复: 0

《佛说四愿经》故事:不能常保的四愿

  [复制链接]

274

主题

0

回帖

103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1038
发表于 2024-3-19 10:03:4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今天讲一个《佛说四愿经》中的故事。

有一次,佛陀在拘夷那竭国,与五百位比丘坐在尼延树下,为数千万人说法。

在拘夷那竭城中,有一位名叫纯陀的长者,他的财富多到数不清。这位长者有个儿子,年仅十四岁,却因患重病而夭折。全家人乃至整个亲族都很疼爱这个孩子,全都悲痛欲绝,无以言表。

纯陀长者听说佛陀正在城中为众生讲法,心里十分高兴,就告诉妻子:

“听闻佛陀讲经说法的人,无不欢喜开解,可以忘忧除患。现在佛陀正在城中,我们应该去拜见他。”

于是,他带着妻子、亲族和仆从一同来到佛所在之处,向佛陀行礼后退坐一边。

纯陀长者长跪合掌向佛陀请示说:

“人活在世间,努力工作积聚财富,勤苦耐劳省吃俭用,不知布施奉持经戒,自卑尊人。

即使所得如愿之人,最终命丧黄泉,家里的亲人痛哭悲伤,为他送很多财宝、衣服、饮食陪葬,然而这样真的能够利益亡者吗?”

佛陀告诉纯陀长者以及在场的众人说:“听我所说,善思念之!人有四愿不能常保:

第一愿是人身。人们平时爱护自己的身体,常常沐浴、装饰、饮食、竭力满足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之乐,然而,疾病来得猝不及防,医生往往束手无策。寿命尽了,身体僵硬在地,不能随人的魂神离开。之前白白地爱护它,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?

第二愿是有财产、官爵、俸禄。求到的人欢天喜地,求不到的人则忧愁苦恼。生病后,命终时,所有的财物、权力、地位仍然留在世间,无法随着人的魂神离开,白白地为它愁苦。

第三愿是有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、亲属、朋友、知识、恩爱、荣乐。然而,死亡时,谁也救不了自己的命,也不能随自己的魂神离开。亲友白白啼哭,把尸体送到城外的墓地,就丢下尸体离开,各自迅速回家。

即使追忆哀伤怀念,也不超过十天,家族男女又聚会歌舞、吃喝谈笑,忘记了亡者。虽有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、亲属、朋友、知识,谁也追不回亡者的命,徒然空自悲伤,又有什么用呢?

第四愿是人意。天下少有能守护自己的意念的人,大多数都是放纵心意,迷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之乐,贪利疾妒,忿怒斗诤,不守道德。直至身死命终,魂神离开身体了,贪嗔痴三毒依然相随。

人不能守护意念,皆顺从自己的恶念造下杀、盗、贪、淫之业,因生时所作的种种罪恶,死后便堕入泰山地狱中,地狱报尽,又作饿鬼,之后还要转生为畜生任人宰割,这都是人们放纵心意的缘故,而堕入三恶道!”

佛陀告诉纯陀长者以及众弟子:“你们应当端正自心,守护意念!仔细思惟:这个身体并非我,一切财物亦非我所有。

应该仔细审度这一切,虽然一心想拥有,不知满足,认为这些对我身有益,可是当老、病、死一来,这些都不能对我身有益,一点也不能替自己抵挡老、病、死。

人如果不能修道拔苦,就像鹦鹉,虽然爱惜自身的羽毛,可是终为猎人所擒。贤明的人明白,这四样东西不能随人的魂神离开,人们是白白地为此困苦。

因此,你们要拔除贪爱之根,闭塞三途之门。”

众弟子闻经欢喜,向佛顶礼。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
万法无常。

一个人在临命终时,

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,

没有一样是能够带得走的。

家亲眷属、威势、权力、珍宝,

“悉皆散灭”,

所谓是

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。

换句话说,

一口气不来,

底下是三途六道,

就轮回去了,

自己决定做不了主,

业力牵引我们去投胎、去受报。



因此,

我们要努力修善因,

不要带着恶业走。

带恶业,恶业引导我们去三恶道;

善业,引导我们到三善道。

学佛的人如果信愿坚固,

我们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,

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,
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“不相舍离”,

“一切时中”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这是我们第一桩大事,

真正是当务之急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9-19 17:54 , Processed in 0.02467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