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38|回复: 0

《法句譬喻经》故事:守口摄意身莫犯

  [复制链接]

274

主题

0

回帖

103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1038
发表于 2024-3-14 09:11:2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今天的故事出自于《法句譬喻经》。

佛陀在舍卫国的时候,有一位比丘,名叫盘特,刚刚出家不久,因禀性鲁钝,所以佛陀让五百位罗汉天天教导他。

但三年过去了,他竟连一首偈子也记不住。渐渐地,国内四众弟子都知道盘特比丘愚笨、不聪明。

佛陀对他心生悲悯,便叫来盘特比丘,教授他一首偈子:“守口摄意身莫犯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”

盘特非常感念佛陀的恩德,当下心生欢喜,智慧开启,朗朗上口地读诵这首偈子。

佛陀又告诫盘特说:“你年纪这么大了,才记得这首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偈子,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我现在为你解说这其中的道理。

专一心志,观察身口意的十种善恶业。细观它如何生起,体察它如何消灭。

人之所以在三界五道里轮回不断,正是因为这个啊!

造作十善业就升天,造作十恶业就堕地狱。这样观察修行,就能够得道。”

接着,佛陀又为他说了无量的妙法,盘特比丘听后心中豁然开朗,心开意解,当下便证得了罗汉果位。

一日,波斯匿王请佛陀及僧众至王宫应供。

波斯匿王问佛说:“听说盘特比丘资质愚钝,是什么因缘使他才听闻一首偈子,就能得道呢?”

佛回答波斯匿王说:“成道的因缘,不在所学的教理多少,能够实行才是最重要的。

盘特比丘虽然只懂得一首偈子的义理,但他一心虔诚受持,身口意三业如同天金一样清净。

反观世人学佛虽然强记多闻,却不能行持,徒然丧失了正知正见,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实质的益处呢!”

接着,佛陀为大众开示说:“虽诵千章,句义不正,不如一要,闻可灭恶。虽诵千言,不义何益?不如一义,闻行可度。虽多诵经,不解何益?解一法句,行可得道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虽然诵读了许多章节佛经,若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义,还不如深刻明白一句话语的要义,一听便可消灭烦恼。

虽然读诵了一千句,若不了解句义又有什么帮助呢?不如彻底了解一个义理,听闻之后能够奉行,则可得度。

虽然诵读了许多经典,若不了解经典的义理,又有什么益处呢?不如了解认识一法一句,如法修行便可以得道。

在场的三百位比丘听闻佛陀的开示后,心开意解,当下证得了阿罗汉果位,而国王、大臣以及夫人、太子,也无不欢喜信受,依教奉行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X

GMT+8, 2025-9-19 19:49 , Processed in 0.02379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