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-1-20 19:33 编辑
1.19杂阿含50经 宽子: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尊者阿难曰:“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:‘阿难,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?’如是问者,云何答乎?”阿难白佛:“世尊,若外道出家来问我言 ‘阿难,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’者,我当答言:‘为于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世尊教人修诸梵行;
为于受、想、行、识,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教人修诸梵行。’
世尊,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者,我当作如是答。”
佛告阿难:“善哉!善哉!应如是答。
所以者何?我实为于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教人修诸梵行;
于受、想、行、识,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教人修诸梵行。”
佛说此经已,尊者阿难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宽子:梵行(梵语:ब्रह्मचर्य,转写:Brahmacaryā,巴利语:brahmacariya),又译为净行,本义是清净的行为、值得称赞的行为,最早源自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梵天信仰,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将修行者必修梵行的时期称为梵行期。古印度人认为这些清净的行为受梵天(Brahmā)赞赏,而施行这些行为者将能够投生梵天。这个信仰被佛教接受后,佛教也称呼出家的沙门为梵行者。
宽子:阿难白佛:“世尊,若外道出家来问我言‘阿难,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’者,我当答言:‘为于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世尊教人修诸梵行;
阿难问佛陀,如果有外道来问我如何修行,如何才算清净行,梵行,我该如何回答 宽子:我当答言:‘为于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世尊教人修诸梵行;为于受、想、行、识,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教人修诸梵行。’
世尊,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者,我当作如是答。”
宽子:阿难说: 我那样回答对不对,佛告阿难:“善哉!善哉!应如是答。,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对色修厌,修对色境不贪,离开会轮回的欲望,用八正道去灭尽,学各种解脱知见而解脱。 宽子;对五阴都该如此,为何懂的如此回答,因为学过,有正见基础,就好比我们现在学佛的弟子,别人问,什么才算是佛教的修行,行善积德? 放生?印经?点灯?吃素?,这些都不是
宽子;为何那样说呢?,因为我们教别人修行,虽然是入门,但是不能给于错的概念,我们要有个正确的概念,不是离开轮回的,都不是学佛的目的,没有解脱的概念,那只是轮回善行
宽子;好人也会轮回成恶人,因为好人也行恶,因为有所作为,我说话不小心,就把他惹急了,他讨厌我,好人有没有不喜欢?有,佛陀说,正见有两种
宽子:有漏正见,和无漏正见,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,如上说,差别者:“何等为正见?谓正见有二种。有正见,是世、俗,有漏、有取,转向善趣 宽子;谓正见有二种。有正见,是世、俗,有漏、有取,转向善趣,有正见,是圣、出世间,无漏、无取,正尽苦,转向苦边,世俗的正见,就是有取,有漏,转向善趣,善趣就是说天界,善界,天界享福去了,因为你去行善积德,天界享福完了,再堕落轮回
宽子;因为你也有造恶,而没有修解脱之道,因为你学的,是有漏正见,而无漏正见,就是学四谛,十二因缘,三十七道品修行,以解脱轮回为方向,无漏,无取,转向了出离苦的边缘,越苦越来越远,到了边缘,一跳就出去了,有正见,是圣、出世间,无漏、无取,正尽苦,转向苦边
宽子;所以我们告诉别人,不能说学佛就是放生,我们修的一切善,都是以解脱为目的,不是为了上天界,富贵荣华为目的,不是去寺院抢头柱香,抢到了,就一年好运连连,印经,不是为了家里事事顺利,而是为了自己更能懂解脱知见,
宽子;所以我们学过华严经的净行品,当愿众生,里面的当愿,都是当愿众生,拥有正见,所以我们这个群,叫正见群
宽子: 若见众会,当愿众生:说甚深法,一切和合。
若见大柱,当愿众生:离我诤心,无有忿恨。
若见丛林,当愿众生:诸天及人,所应敬礼。
若见高山,当愿众生:善根超出,无能至顶。
见棘刺树,当愿众生:疾得翦除,三毒之刺。
见树叶茂,当愿众生:以定解脱,而为荫映。
若见华开,当愿众生:神通等法,如华开敷。
宽子:如果没有正见而学佛,虽然也是好,但那不是真好,甚至会愚昧而造恶,为了抢香而大打出手,为了放生而造就别人去捉给你,为了荣耀而造佛像,忙碌了一辈子自己所谓的学佛行善,最终没有学会一点正见,所以你去问阿难
宽子;阿难尊者,什么是修行?阿难尊者会回答你说,为于色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世尊教人修诸梵行;为于受、想、行、识,修厌、离欲、灭尽、解脱、不生故,这才是正确的回答,
宽子:我们每天学习经文,一定要用心思惟,那样我们才不会误导自己
先不误导自己,才能真实的回答别人,如果我回答说,你要学佛吗?跟我去放生,很好的
宽子;那我就是误导自己,也误导别人,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深入如实觉知五阴,厌离世间,不是讨厌世间,我看见流星,那是瞬间即逝,我不讨厌流星,但是我懂,我不会为了流星的坠落而哭.
宽子:我不讨厌世间,但是我懂,那是无常变化,我不再为了失去而悲伤留恋,得,失,从缘,所以我们说世间皆苦,不是让你心灰意冷,毫无生机,而是懂得微笑,慈悲,宽容,谦虚,因为你懂无常,所以你不去贪恋,不去取
宽子;别人喜欢你的外套,你会说,你喜欢吗?我脱给你,或许我们被世间的得失迷惑的太久,这个外套,不是谁都能给与,但是修行人,确实如此,我们要放下,是因为我们拿起的太多
宽子;我们看见一个人站在那两手空空,你不会走过去说,你把凳子放下,那人会对你说,你神经病吗?我手上没有凳子啊,所以你没有的,就没有放下一说,我们的不舍,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爱自己。
宽子;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五阴容易吗?,我们的不舍,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爱自己,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五阴容易吗?不容易
宽子;我们懂很多放下,却没一样是能舍的,色味,色患,色离,我们尝了色味,却不想理会色患,我抽烟,别人告诉我会危害健康,我却心存侥幸的说,嗨,没事,你看别人抽烟了,还不是活到90岁
宽子;好人哪有好报,你看那个黑社会老大,还不是活到90多岁,所以我们不懂轮回,不懂因果因缘,如果有菩萨经过,他会告诉你,你看到笼子里面那个等被杀的鸡吗?
宽子:他前世,就是黑社会老大,他还要被杀上千次,才能投生成猪,再被杀上千次,再投生到非洲挨饿,为何呢?因为他贩毒害人,所以我们这辈子看到的,那不是轮回的全部
宽子:如是因,如是果,不要让怨恨的磁场,牵引到你自己,修行,正见正信, 宽子;《慈经》
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:
他必须有能力、正直,而且是完全地正直,善顺、温和,以及谦虚。
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,生活少务、简单。善护诸根,谨慎、不轻率,亦不贪恋眷属。
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,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。接着,他应当在心中培养
如下的心念:
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,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。
宽子;不论那一类的众生,软弱或强壮;长、胖短、或中等;短、小或巨大。也不论是可见或不可见,在我们周围或离我们遥远,已出生或即将出生的众生,愿所有众生,无一例外地,和喜充满。
让人彼此间没有相互欺骗,且不管身在何处,任何一个人都不轻视他人,即使生气或怨恨,
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。
如同母亲不顾自身生命地护念她唯一的孩子,愿人们也能对众生散发这样无量的慈心。
宽子;让一个人无量慈的心念充满世界的上方、下方,及横遍十方,没有任何的障碍,没有任何的
仇恨及敌意。
只要一个人是醒觉的,无论站着、行走、坐着或躺下,他应当保持正念,这就是所谓的「此
生中最高的境界」。
一位放弃执着于感官欲望的人,不落入邪见,正直且具足观智,他必定将不再进入母胎受生。
宽子;今天就聊到这 |